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4821372
大小:57.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30
《我的“磨课之旅”》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我的“磨课之旅”荷塘区实验小学周慧珊电话:15096302533俗话说:刀剑须磨其钝处方显锋刃,金玉须磨其边角方显珍贵。作为一名数学老师,我和我的教研组同事们经历了磨课过程,一路走来,我已经习惯了这样一种工作状态和节奏。写教案时的潜心钻研,试教时的全情投入。评课时的避优挑刺,讨论时的群策群力。争执时的面红耳赤,达成共识后的会心一笑。改教案时的处处斟酌,反复轮回中的心理煎熬。这一切“苦”与“甜”的交融,最终换来正式登台时的美丽绽放。我想说:课堂须磨其粗糙方显高效。下面,我就以自己在我执教的《四则混合运算的整理与复习》为例,分三个阶段跟大家交流一下我的磨课苦与乐。阶段一:雾里探“花”——浮华
2、背后的困惑;这节课内容选自总复习“数与代数”环节中的一部分复习内容,主要复习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及运算律,这部分教学内容在教材上仅呈现了两句话、一张表和几道习题。怎样将这样一堂单调的没有经验借鉴的复习课既上得生动有趣学生感兴趣,又能体现复习课对知识的归纳与建构的特点展现自己教学风格?这个问题是我从一开始就迫切思考和追寻的。静下心来认真解读教材,反复研读教学用书之后,我决定抓住几点进行设计:1、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究、整理和复习四则混合运算和运算律的过程。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加深对相关数量关系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3、在系统复习的过程中,
3、进一步体会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的过程。整堂课设计成了以形式灵活的练习为主的复习课,并采用了计算比赛、典型习题的对比练习、变式练习等形式,进行了初步的尝试,下面重现我初次试教时的几个教学片断。片断一:整理和复习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1、出示:3/10、7.4、8、125、5.4、7/10这六个数,师: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生:两个两个数结合可以凑整。2、师:请你根据这六个数编出三道得数都是整数的口算题。生1:7/10+3/10=1生2:7.4-5.4=2生3:8×125=10003、师:对三道口算题再加工,请你继续计算。3/10+7/10×20=7.4-5.4÷0.9=24÷8×12
4、5=你想说点什么?生:不能为了凑整,而不顾运算顺序,应该按运算顺序做。4、教师抓住来自学生的错误.如3/10+7/10×20=20追问:你是怎么算的大家说说能不能这么算?为什么?同学们想想,如果这道题=20是正确的话,算式应该怎样改动一下那如果我要这道题24÷8×1.25=2.4,题目又将怎样变动呢师:所以说,计算前认真审题是非常重要的,我们首先要认真观察各数的特征,看清楚它们的运算符号,然后再根据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5、比一比,练一练0.48÷(0.3×0.2)+0.180.48÷[0.3×(0.2+0.18)]6、学生共同整理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规律:师:在计算四则混合运算时,
5、你觉得需要注意哪些问题?设计意图:通过混合运算的练习、错题解析使学生感悟运算顺序的重要,唤起学生整理复习的需要。费时二十分钟。片断2:复习运算律1、出示下列各题:师:这些题目中哪些题目能用简便方法计算?依据是什么?请小组合作填写在表格里。简便运算的题目(举例)依据(定律或性质用字母表示)注意(易错或提醒同学的地方)3、学生汇报后用简便方法进行计算。设计意图:学生小组合作填写简便方法计算的依据,既能复习和回顾已学过的运算律,又培养了学生总结概括及辨析的能力。费时十五分钟下面的环节就是巩固练习了,整堂课也只剩5分钟时间练习就草草收兵了。一节课下来,最大的感觉就是累。学生累,我累,听课老师累。
6、精心设计的层层扣入、动态生成的素材却因算得太累而使学生置身于思维之外,小组合作整理学习在孩子的一句“这么简单,没必要的讨论”的尴尬中淹没,于是,第一次上课宣告失败。阶段二:“磨”出真知——给课堂一面镜子;教研组的同事们听完课之后,进行了第一次磨课,大家围绕我的课进行了积极讨论大家提出了几个重点问题:1、怎样创新复习课使它不流于传统复习课的枯燥无味?大家一致认为整堂课传统味太浓创新味不足,没有吊住学生的味口。2、怎样将复习课区别于新授课?这堂课之所以累,是因为老师还领着学生一步一个脚印在将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及运算律又学习了一遍,既浪费时间,又爆炒冷饭,难怪孩子们不爱吃了。3、如何有效地
7、整合教材,使数学复习与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相联系?老师们提出本堂课练习量太大,题目太不典型了,应精选每一个习题,并注重课堂中整理与复习并重,练习与实践并重。经过一番真诚的批评与自我批评之后,我陷入了沉思:如何才能去粗取精,让学生在我的课堂“乐学、善学、会学、爱学”?这时我的教研组团队一点一滴地拔开了我头顶的乌云。经验丰富的老教师邹老师给这堂课提出了高要求“要跳出传统的复习课堂模式,营造一个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复习课堂。”主管教学的吴校长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