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4789276
大小:757.01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10-29
《培训课件:树立风险意识远离非法集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树立风险意识远离非法集资2目录CONTENTS非法集资是什么2非法集资之保险案例1选学部分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34结束语5如何辨识和防范非法集资一、非法集资之保险案例案例一:2013年3月,某大型险企核查客户投诉时发现,原南阳分公司营业部经理刘某某、员工马某某以销售永泰团体年金保险名义,向客户承诺2.6%-5.3%不等的年利率,采取先支付利息、到期支付本金或继续滚存的方式,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累计涉及金额9000多万元,涉及客户300余人,造成资金缺口1500多万元。2013年4月,公安机关以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将刘某某、马某某逮捕。目前,该大型险企已垫付受骗群众资
2、金1500万元。一、非法集资之保险案例案例二:少数从事过保险销售工作或对保险销售业务熟悉的P2P销售人员,冒充保险公司工作人员,借口送礼品或进行保单升级,骗取保险消费者信任,进而获取保险消费者保单号、身份证号和银行卡号等个人信息,引诱消费者退保后“升级”购买P2P产品。还有P2P平台销售人员推销产品过程中,违规向保险消费者承诺高收益,回避产品风险,劝说保险消费者进行保单质押,将质押贷款作为投资款投入P2P平台。二、非法集资是什么1.定义非法集资是指公司、企业、个人或其他组织,违反法律、法规,通过不正当的渠道,向社会公众或者集体募集资金的行为。2.类型涉及的主要刑法罪名
3、有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与集资诈骗罪两种。两者行为有相似之处,但量刑处罚却差别很大。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最高量刑是有期徒刑10年以下,而集资诈骗罪最高可以判处死刑。二、非法集资是什么3.非法集资常用7种手段二、非法集资是什么4.保险业非法集资案件特点三、选学部分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序号名称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取缔办法(国务院令第247号)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印发〈全国法院审理金融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的通知》(法〔2001〕8号)4《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依法严厉打击集资诈骗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犯罪活动的通知》(法〔2004〕240号)5《最高人
4、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6《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10〕18号)7《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非法集资刑事案件性质认定问题的通知》(法〔2011〕262号)8《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法释〔2015〕18号)9《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办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公通字〔2014〕16号)1.部分文件目录序号名称10《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的意见》(国发〔2015〕59号)11《处置非法集资部际联席会
5、议关于印发〈处置非法集资工作操作流程(试行)〉的通知》(处非联发〔2008〕4号)12《处置非法集资部际联席会议关于做好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宣传教育工作的通知》(处非联发〔2016〕3号)13《中国保监会关于进一步做好保险业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的通知》(保监稽查〔2015〕263号)14《中国保监会关于加强保险业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的通知》(保监稽查〔2016〕51号)15《中国保监会关于严格规范非保险金融产品销售的通知》(保监发〔2015〕100号)16《关于印发〈保险机构案件责任追究指导意见〉的通知》(保监发〔2010〕12号)三、选学部分法律
6、法规、规范性文件三、选学部分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2.选学部分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集资诈骗罪第一百九十二条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2、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第一百七十六条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
7、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二)《中国保监会关于进一步做好保险业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的通知》各保险机构要建立常规排查与专项排查相结合的非法集资风险排查机制,风险排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式:1、定期针对重点问题、重点机构、重点人员开展常规风险排查。针对主导型案件,重点排查公司单证印章管理、管理人员和销售人员个人借贷和资金往来情况;针对参与型案件,重点排查基层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