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马原》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ID:44774279

大小:8.46 MB

页数:205页

时间:2019-10-28

《马原》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_第1页
《马原》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_第2页
《马原》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_第3页
《马原》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_第4页
《马原》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_第5页
资源描述:

《《马原》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主要内容: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及规律第二节 真理与价值第三节 认识与实践的统一教学目的和要求学习和把握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了解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真理与价值的关系,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不断提高在实践中自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教学要点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人类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真理与价值的关系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及规律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

2、基本的观点。为了正确理解认识的基础和来源,必须首先考察人类的实践活动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实践是人能动地改造世界的活动。实践,把居于能动与主导方面的主体和居于依据与基础方面的客体联结起来,形成了改造关系,它改造着自然界,改造着社会,改造着人们之间的关系和人自身。人类发展的历史表明,没有实践,就没有历史的进步和人自身的进步。主体认识主体是指处于一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中的、从事着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的人,他是体力和智力、物质和精神相统一的社会

3、存在物。主体的特征:实践性、社会性、意识性等。其中社会性是最本质的。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主体形式:个体主体、群体主体、社会主体等。其中社会主体是主体的最高形式。(一)、实践和认识的主体与客体主体≠主观客体是指进入实践领域、为主体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客观事物,是主体活动对象的总和。客体的特征:客观性、对象性、社会历史性。其中对象性是客体最本质的属性。客体的形式: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精神客体。客体≠客观认识工具是指主体和客体在相互作用过程中所利用的一切条件,包括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认识作为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需

4、要通过中介来实现的。认识的工具既表现为以往认识过程的知识的积累,也表现为新的认识过程开始的基本前提。认识工具是指把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联系和沟通起来的中介系统。认识主体认识客体认识工具认识工具的定义:认识工具可分为物质工具和精神工具两大类。物质认识工具包括实物形态的工具和关系形态的工具。实物形态的认识工具是指人对自然物加工改造而成的工具。关系形态的认识工具是指主体观测客体的时空框架和描述客体的语言系统,其中,前者称为观测系,后者称为描述系,二者合称为认识参考系。精神性认识工具是以观念形态存在的思维框架,包括概念、范畴和思维方式两个方面。主体与客体的关系1.实践关系:改造与被改

5、造的关系2.认识关系: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3.价值关系: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利益关系4.审美关系:主体在改造和认识客体中得到的美感。主体、客体、工具三者有机结合在一起构成了认识的系统结构。认识系统结构的基本属性认识具有客观性认识的客观性是认识来自客体方面的属性,指人的认识总是指向一定的客体并在观念中再现客体。认识的客观性与客观实在的客观性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二者分属于认识论和本体论两个不同的层次。认识具有主体性认识的主体性就是主体在实践、认识活动中,运用自身的本质力量,能动地作用于认识客体的特性,它是主体在认识活动中体现出来的特性,包括主观性、自主性、创造性等。认识的主体性不等于

6、主观任意性,而是从一个方面体现了认识的能动性。主体能力和主体精神世界一、影响主体能力的基本因素主体的基本属性:物质性、社会性、意识性1.物质生理性因素2.社会性因素3.意识性或精神性因素二、主体精神世界的形成、发展及其结构1.主体有一个精神世界2.主体精神世界的形成和发展3.主体精神世界的结构三、主体精神世界在认识中的作用1.主体的知识在认识中的作用2.主体的感情、意志在认识中的作用3.主体的价值观在认识中的作用4.主体的世界观在认识中的作用认识系统结构的进化与发展认识系统结构的积累扩大与自我更新认识系统结构水平的不断提高认识系统相对独立性的不断增强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毛泽

7、东同志曾指出:“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尝一尝。”(二)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1)认识产生于变革对象的实践(2)一切真知都来自于实践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辩证关系:直接经验是源,间接经验是流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直接经验间接经验假如我能比别人望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从书本上得到的间接经验是否也是通过实践得到的间接经验在别人那里,也是直接经验,间接经验也是宝贵的。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人们的认识活动总是为各个时代社会实践的特定需要服务的。手耕牛耕机耕农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