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考试前的调查情况

中学生考试前的调查情况

ID:44754065

大小:85.51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28

中学生考试前的调查情况_第1页
中学生考试前的调查情况_第2页
中学生考试前的调查情况_第3页
资源描述:

《中学生考试前的调查情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学生考试前的调查情况 一、问题的提出  考试焦虑是个体在考试前预感到威胁或在考试情景的激发下形成的一种不安的心理感受,有人称之为成就焦虑或学业评估焦虑。一般说来,考试是在竞争状态和一定的压力条件下进行的教育活动,是对学生认知状态的测量,会使考生产生一定的紧张和焦虑,而过度的紧张和焦虑对学生学业水平的发挥有严重影响。考试怯场就是一种考试过度焦虑现象。  近年来,我国中小学学生考试焦虑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重视,考试焦虑成为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至目前为止,许多学者已对此问题进行了探讨。

2、阴国恩等人(1996)在对中学生学习负担的身心反应的调查中发现:80%的学生感到班里的竞争激烈;51.3%的学生一提到考试就精神紧张;54.6%的学生做过考试成绩不好的梦;近1/3的学生时常头痛和胃口不好;近1/3左右的学生睡觉不踏实,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考前吃不好饭。这些统计结果说明了学习负担过重、竞争激烈可能是引发学习压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目前国内的大部分研究认为,中学生考试焦虑现象十分严重,但本研究初期对教师和学生所做的调查访谈却发现,虽然大部分的学生存在考试焦虑现象,但是并不严重,对他们的学习以

3、及身体状况没有影响。另外,经调查没有发现从不同年级的角度去分析考试焦虑的研究。针对以上情况,本研究的目的是:调查高中生考试焦虑的现状;从年级、性别及表现程度等角度分析考试焦虑产生的原因;提出应对考试焦虑的建议;指导学生和学科教师,进行考试焦虑心理的行为矫正。  二、研究对象及方法  1.研究对象:运用分年级抽样的方法,在西安市某中学抽取被试,对象为高中三个年级的学生。其中高一年级男生37人,女生40人;高二年级男生40人,女生45人;高三年级男生33人,女生30人。合计男生110人,女生115人,共22

4、5人。  2.测验材料:以考试焦虑原因及表现自我检查表(此量表由美国学者迪万和凯伦(DivinaandKylen)编制,我国心理学家将其译成中文时对个别地方作了一些修改)为主制订问卷(其中剔除了三个不合适中学生回答的题目)。参考症状自评量表(SCL-90,Derogatis,L.R.1975)中的焦虑因子部分和Zung焦虑自评量表,剔除了重复的部分。  3.施测和评定:在期中考试前一个星期进行团体施测。以班为单位,测试前说明测试意图,宣读注意事项,然后答卷。评定时,去除无效问卷后,依据计算后的项目因子总

5、分进行。  4.数据分析:运用spss软件包(社会科学统计软件,7.5版本)中的单因素方差分析、频数等项目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其中包括八个因素的年级与性别之间的差异以及考试焦虑的显著性程度和具体的分布状况。  三、结果及讨论  1.考试焦虑状况年级差异分析。在“担心别人对自己的评价降低”、“担心对应试准备不足”及“身心不适状况”三个方面,年级之间的差异显著。在前两项中,一、三年级水平相当且低于二年级,差异显著。对于这个差异,可以从沙拉逊的观点和成就动机的角度去解释。别人的评价和自己一次次考试的失败对个体

6、来说都是威胁情景,从而引起焦虑。据调查和访谈的结果来看,学校把高二年级作为学习成绩两极分化的一个分水岭,因此,高二年级学生的成就动机最高。而学校对高三的教学计划是,重点保护有可能考上大学的学生,其他一些看起来希望不大的学生则被“放弃”,采取了“抓大放小”的措施。这使得这些学生对自己的认识也发生了改变,对于别人的话充耳不闻,自己对于考试也无所谓了。学校传统的教育观念对高一重视不足,对高二重视有余而失于疏导,对高三则开始“放羊”,使得考试焦虑的表现状况也不同。另外,还有两个客观原因,一是这所学校是一所普通中

7、学,因此较容易采取“抓大放小”的措施;另外这次调查的时间在一次不太重大的考试(期中考试)之前,所以学生们的重视程度也不足。  高三年级学生的“身心不适状况”的严重程度却比前两项高得多。这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高三年级学生的自我意识比原来有了很大提高,他们对于自己的评价与家长、老师的期望存在较大差距,引起了他们的焦虑,从而导致身心状况的不适;第二,高三年级长期处于紧张的高考备战状态,这种紧张状态也使得他们身心出现各种不适。  2.性别差异分析。考试焦虑的各种原因、表现状况以及焦虑程度在性别上并无差异。这与

8、郭力平(1996)的研究没有发现焦虑水平受性别的影响相同。国外研究认为早年的亲子关系、教养方式在较大程度上影响自我意识的构成特性。在我国,由于独生子女逐渐增多,对于男女两性的喜爱程度与教养方式已基本相同,所以在性别上无显著差异。  3.焦虑程度的年级差异分析。对于考前焦虑程度的分析可以皮格马力翁效应进行解释。教师的期望或明或暗地传递给学生,学生会按照老师的期望来塑造自己的行为,这种教师期望的自我应验的预言效应称作皮格马利翁效应。高中三年,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