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不公平探究

大学生就业不公平探究

ID:44713321

大小:36.5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25

大学生就业不公平探究_第1页
大学生就业不公平探究_第2页
大学生就业不公平探究_第3页
大学生就业不公平探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大学生就业不公平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大学生就业不公平探究□冯菊香  内容提要 大学生就业不公平问题的出现和在一定范围内的存在,既降低了人们对大学生人力资本投资的积极性,又难以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社会经济效率。更为严重的是其长期存在必将造成偏远落后地区对教育的群体性失望,进而与当前的义务教育发生冲突;必将导致大学教育更加注重实用化,进一步淡化人文精神,在高强度压力下引发并激化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因此,营造大学生公平就业的环境,实现大学生公平就业势在必行。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不公平 社会关系 就业歧视作  者 冯菊香,延安大学人文社科学院副教授。(陕西延安:716000)  国家教育部资料显示:从2000年至2

2、005年,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的人数分别是107万、115万、145万、212万、280万、338万,2006年的普通高校毕业生则达410万。[1]从2000年首次超过100万到2006年的410万,6年间净增300多万毕业生,这意味着国家需要相应地提供数百万的岗位以满足大学生就业所需。然而,从近年来政府所确定的大学生就业率目标(70%以上)来看,大学生就业困难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再与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刚刚达到15%,而发达国家1997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平均水平已达到61.1%,世界平均水平为17.8%。[2]这说明我国的大学生并非表象所示的市场经济法则下数量上的

3、供过于求。那么,为什么会出现大学生就业难?  不少学者曾探究过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笔者认为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第一,大学毕业生择业偏好形成的结构性失业。大学生择业比较偏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和大城市,而由于客观条件限制,中西部特别是农村经济欠发达地区对大学生吸引力较低,于是出现一边就业难与另一边岗位相对闲置并存的现象。第二,我国较长时期内劳动密集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强调“低成本、实用性”的用人机制,对就业结构产生深远影响。其突出表现为,不少企事业不愿为刚毕业大学生上岗投入时间和物质成本而拒绝其入行,或是以极低的工资成本吸纳其入行。第三,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与机关事业单位改革中的人员分流已

4、经对就业产生压力,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加速更加大了就业困难,加之高校扩招带来的大学毕业生人数的逐年增加,大量劳动力在短时期内的积聚,必然会造成就业市场容纳能力的紧张。第四,供给导向的教育机制直接妨碍大学生就业。由于高等教育改革未能紧跟时代发展变化,及时转变教育教学理念,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完成教育体制、专业设置等的转型,从而导致大学生供给和市场需求的错位。  不仅如此,笔者认为大学生就业难中深层次的问题更在于当前我国就业市场发育不良,大学生就业不公平问题严重。其中,社会关系和就业歧视常常成为大学生就业的两道难以跨越的门槛。因此,对此问题的关注和探讨尤为必要。社会关系和就业

5、歧视作用下的大学生就业不公平  狭义的就业公平,指就业竞争起点的平等、就业竞争机会的公平,就业竞争规则、过程(或程序)的公正和就业结果的公平。[3]由于存在着个体能力和水平的差异,就业竞争起点的同步基本上不可能实现。因此,就业公平实际上是指在就业规则公平、公正的前提下,通过就业程序的公平实现就业机会的公平,它以就业竞争者的能力差别为前提,这也是本文的研究所指。从这一意义上来看,大学生就业公平是指大学生在择业、就业时竞争规则的公平和竞争过程的公平。其表现为在没有任何外力影响和干扰、没有任何偏见的前提下,大学生以个体能力及素质的高低进行的公平竞争。但是,现实生活中,大学生就业中的不公平

6、现象却屡见不鲜,主要表现为社会关系决定下的不公平和就业歧视下的不公平。  第一,社会关系决定下的不公平。随着我国就业制度市场化程度的加深,家庭背景和人际关系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作用越来越大,甚至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大学生的就业状况。一方面,由于劳动力市场具有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的特征,而社会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这种不足,大学毕业生如果借助人际关系来找工作,有时会更有效率。[4]另一方面,中国的现实社会对人情和社会关系一直十分依赖,传统的等级观念、特权观念、不平等意识仍然根深蒂固,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上相应地表现为:一些政府官员的子女或者是有深厚社会资源背景的毕业生通常可以享受到某种

7、就业便利,使得毕业生之间公平竞争的规则不同程度地受到侵蚀。也因此,在大学生就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有条件的家长会不惜通过权钱交易,搭建不正当的人际关系,为子女就业牵线搭桥。  我们还发现,在市场经济相对发达的国家,借助社会资本充分占有信息是主要目的,而在我们国家,提供人情是主,传递信息为辅。也就是说,社会关系在大学生就业分配中的作用不是主要表现为传播和收集职业信息,而是通过人际关系,得到用人单位主管部门和分配决策人的照顾。于是,出现家庭背景优越、社会关系广泛的大学生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