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六测试题(二)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六测试题(二)

ID:44707260

大小:57.01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25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六测试题(二)_第1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六测试题(二)_第2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六测试题(二)_第3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六测试题(二)_第4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六测试题(二)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六测试题(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六测试题(二)一、单项选择题1.普罗塔哥拉有一句名言,“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有许多东西我们认识不了的,问题是晦涩的,人生是短促的”。对此言论内涵的理解,准确的是()A.人要在自己的灵魂中发现神B.希望知道神是否存在C.否定神的意志,反思人类自己D.慨叹人生短暂认识有限2.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智者安提丰认为:“一个人应该以他最有利的方式对待法律。在众目睽睽之下,他应非常尊重法律。但当可以自主而又无人在场的情况下,他可以随本性驱动行事……”这表明()A.民主政体下希腊人不受法律约束B.

2、古代希腊人缺乏人民主权观念C.智者学派反对法律对人的约束D.智者学派忽视了社会道德建设3.在元杂剧《冯玉兰》第一折中有这样的台词:“只我这知书达礼当恭谨,怎肯着出乖露丑遭谈论。”下列西方名言中与“知书达礼”的内涵最为接近的是()A.“人是万物的尺度”B.“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C.“知识即美德”D.“认识你自己”4.“世界上最快乐得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为善至乐’的乐,乃是从道德中产生出来的。为理想而奋斗的人,必能获得这种快乐,因为理想的本质就含有道德的价值。”材料中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出自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3、    C.普罗泰戈拉      D.亚里士多德5.1497年,在市政厅广场的中心树立起一个金字塔形的“火葬台”。在最下面一层摆着假须、假面具和狂欢节的化妆品服;上面一层是拉丁文和意大利诗人的著作,其中有薄伽丘的作品;其次是妇女的装饰品和化妆品、香料、镜子、面纱和假发。([瑞士]雅各布·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这些物品被焚烧的主要原因是()A.违背传统宗教观念B.导致社会奢侈成风C.危机封建君主统治D.倡导民主自由思想6.“这是一个多彩多姿而变化万千的时代,和中国的战国时代最可比拟。在这个时期的形形色色中有不少仍是中世

4、的,有不少显然已是近代的,但也有不少为这个时期所特有。这个时期上承中世,下启近代,同时也自成一个时代,充满了强烈的政治、社会和思想的活动。”这段话描述的历史时代与下列哪一重大历史事件直接相关()A.梭伦改革B.文艺复兴C.启蒙运动D.工业革命7.马丁·路德在《致德意志基督教贵族公开书》中说:“一个皮匠、铁匠、农民,各有各的工作和职务,但都是被授予圣职的神甫和主教。”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A.从事各种职业的人就是神甫和主B.神甫和主教要在从事各种职业的人中选举产生C.从事各种职业的人都要信仰上帝D.从事各种职业的人在上帝面前是权利平等的

5、教士8.“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5这是莎士比亚名著《哈姆雷特》中的台词。这段台词表达的思想是()A.人文主义B.启蒙思想C.禁欲主义D.蒙昧主义9.在文艺复兴代表人物的美术作品中,有许多以《圣经》故事为题材。他们“以神学反对神学”。这些杰作(如拉斐尔的圣母与圣子图)与神学宗教画的最大区别在于()A.揭露教会腐败与虚伪B.宣传民主共和与主权在民C.倡导理性与反对专制D.表现人性的伟大与真实的人物形象10.有学者认为:中国由于没有经历过欧洲历

6、史上那样长时间、大规模的习俗改革运动,因此直至今日依赖思想、享乐主义、投机心理仍严重存在,日常生活中赌博打牌、大吃大喝、比阔斗富的不良现象比比皆是。材料中所说的“习俗改革运动”是指()A.文艺复兴B.启蒙运动 C.宗教改革  D.工业革命11.有学者认为,王阳明心学对朱子理学的改造正如在西方马丁·路德对基督教神学的改造具有同等的价值与地位,称其为“中国的马丁·路德”。主要是因为二人()A.都重视个人的主体作用B.都反对教权对人们的束缚C.都打破了正统思想的权威D.都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12.2011年是马丁·路德宗教改革494周年。当

7、年马丁·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中阐述了每个基督徒都有权直接阅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的思想。这种思想的社会意义是()A.将人们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B.从神学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C.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D.使基督徒实现了人人平等13.雕塑家罗丹(1840~1917)在参观博物馆面对一些人物塑像时,有感而发说:“瞧!伏尔泰对面的卢梭,目光中含有无限精微气息,那是18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依你的推论,罗丹所谓的“18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主要指的是()A.以理性的方法,思考人类社会的现象B.提倡归纳

8、或实验的方法C.尊崇人文主义,否定天主教的教规D.倾向自由、平等,反对君主政体14.“思维着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迷信、偏私、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真理,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挤。”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