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书法

中国传统文化——书法

ID:44705094

大小:7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25

中国传统文化——书法_第1页
中国传统文化——书法_第2页
中国传统文化——书法_第3页
中国传统文化——书法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国传统文化——书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传统文化——书法16会计8班29高彬东汉崔瑗《草书势》云:“书契之兴,始自颉皇,写彼鸟迹,以定文章。”汉字由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从实用逐步发展为一门能够抒情写意、具有独特魅力的艺术——书法。当然,广义的书法艺术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软笔书法。书法的精神在于心,可以说,书法在一定程度上诠释了一个人乃至一个社会的精神风貌。古代书论中有许多术语,都是表述形容人格的词汇。如:雄壮、质朴、磊落、刚直、闲雅、深稳、等。周星莲《临池管见》中说:“楷书如立,行书如走,草书如飞,此就字体言之。

2、”《兰亭序》可见王右军之飘逸,《祭侄稿》可睹颜鲁公之悲愤;中正匀衡的秦刻石,给我们表明了四海之内初统于一时,始皇经营秦帝国的良苦用心。即使是从某个汉字的书写中,我们也可以体味到民族文化的内涵。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更是华夏文明精髓的代表。中国书法艺术与中国文化相表里,与中华民族精神成一体。从古朴严谨的篆,隶书;庄重整齐的楷,真书;到流畅奔放的行,草书,都体现了中国艺术的本性。书法中抽象的自然与情感、心态的虚静与空灵、气脉的贯通与运动的精神内涵,可与天地相合,可写心、写神、写意。中国哲学的

3、基本性格是以“天人合一”为最高的本体精神与价值境界,中国文化的精神是天人合一、贵和尚中。这种强调整体和谐的思想,肯定事物是多样性的统一,主张以广阔的胸襟、海纳百川的气概,兼容并包,使社会达到“太和”的理想境界。书法的理想境界也是和谐,书法的笔意气势无不体现自然的和谐之美。笔画间的映带之势,顾盼之姿,在注重个体存在的同时,兼顾补充其它的功用。如《兰亭序》的章法整体雅致匀衡,也是通过对每一纵行的左偏右移不断调整、造险救险而实现的。黄庭坚《黄州寒食诗卷跋》的章法也是这方面的成功范例。可见,一点一画,互相牵制,

4、互为生发,彼此衬托;一字一行,小大参错,牝牡相衔,彼此渲染,中国文化“和为贵”的价值观,通过书法艺术的中和之美得到了完美体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书画同源,书法衍生出篆刻,书法与其他文化也是相互借鉴融合,彼此渗透。例如,中国古代画家们将书法的结构,用笔运用到绘画中去。以加强绘画的表现力和艺术趣味,形成了具有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和鲜明的时代特色。它不仅是中国近代,现代绘画艺术发展基础,而且对我国一些邻近国家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又如,我国独特的茶文化。宋代苏东坡最爱茶与书法,司马光便问他:“茶欲白墨欲黑,茶欲重

5、墨欲轻,茶欲新墨从陈,君何同爱此二物?”东坡妙答曰:“上茶妙墨俱香,是其德也;皆坚,是其操也。譬如贤人君子黔皙美恶之不同,其德操一也。”三国、两晋时期,饮茶之风渐盛,尤其是文人雅士品茶、论茶,逐渐将饮茶融入他们的艺术活动,与诗词书画等艺术形式相互渗透,形成了独特的茶文化。到唐以后,出现了茶宴、茶会等文化形式。文人雅士在品茶之余,或把卷清谈,说古论今,或吟诗作赋,欣然命笔,或挥毫泼墨,寄情书画。在茶和书法的发展过程中,它们相互影响,相互融台,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中国文化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茶和书法珠联璧合

6、,可以追溯到汉代之前,《汉印分合韵编》中有多种写法的荼字。又据报载,曾在湖南长沙魏家大堆4号汉墓出土有古文物石质“荼陵”(即今湖南的茶陵)官印一枚。说明茶作为艺术的表现内容至少在两千年前就登上了书法的大雅之堂了。茶助文思,文人爱茶,其中书法家更是数不胜数,从颜真卿、怀素、苏东坡、黄庭坚到倪云林、徐文长、郑板桥、吴昌硕,他们都以优美的诗文、精湛的书法写茶、赞美茶,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唐代是书法艺术盛行时期,也是茶叶生产的发展时期。书法中有关茶的记载也逐渐增多。唐代狂草书家怀素和尚的一幅著名的信札《苦笋

7、贴》中曰:“苦笋及茗异常佳,乃可径来,怀素上。”全帖虽只有十四个字,但通篇章法气韵生动,神采飞扬。从中可以看出怀素对茶的渴望心情。《茶经》作者茶圣陆羽与书法“颜体”创始人颜真卿交往甚密,常聚首赋诗品茗,切磋书法艺术。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而书法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它体现着人对自然的感受,以凝练的线条彰显着它的文化内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