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探索

针灸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探索

ID:44678637

大小:33.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24

针灸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探索_第1页
针灸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探索_第2页
针灸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探索_第3页
资源描述:

《针灸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探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针灸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探索张海燕朱庆军安徽中保药大学第一附属保院针灸康复科摘要从针灸临床研究及机制研究对近5年针灸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文献进行综述。总结近5年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针灸治疗临床研究进展,并提出临床科研应注意的问题及发展方向。认为针灸治疗该病方法众多、疗效显著、毒副作用少,但临床研究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进一步改进。关键词后循环缺血;针灸;眩晕;综述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是神经内科及针灸科常见疾病,患者感到自身或外物在旋转、移动及摇晃并伴有眼球震颤、失衡、站立、行走不稳及指物偏斜其至倾倒等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工作与生活。其临床特点是

2、病程较长,反复发作,缠绵难愈,且容易导致各种脑.血管疾病。因此防治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针灸治疗此病,因其疗效肯定、操作安全、无毒副作用等特点,被广泛推广、应用。我们就近5年來有关针灸治疗后循坏缺性眩晕的最新研究进展综述如卜•。临床研究1体针李丽復等[1]通过针刺太冲穴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59例,并厂单纯西医常规治疗53例对照观察,结果显示,应用针刺太冲穴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临床效果显著,明显优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且操作方便,安全可靠。程红亮等[2]将72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随机分成通替调神针刺组(主穴:百会、大椎、

3、风池、供血、风府、上星、膈俞及督脉循行线上颈段压痛点)35例和口服西药(尼莫地平)对照组37例,结果针刺组有效率94.28%,对照组有效率67.56%。耿昌等[3]采用醒脑三针(取穴:百会,风池,内关)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结果显示醒脑三针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疗效显著。2项针高徳强[4]将30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均采用针灸风池、供血或天柱,风池、翳风、翳明及刃刀松解方法,总有效率96.7%,结论:项针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能迅速解除痉挛改善症状,纠正紊乱缩短病程。张天生等[5]采用项部横刺法(取穴方法:自风府至完骨作5等分,每个等分点为1

4、个穴位,左右两侧共11个穴位,加百会共12个穴位)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结论:项部横刺法治疗能更好地増加脑血流,改善后循环供血及临床症状。刘峻等[6]将46例后循环缺血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在对照组西药基础上加用项丛刺疗法治疗,取穴:风池、风府、哑门、天柱、完骨、廉泉、旁廉泉、金津、玉液)和对照组(弑桂利嗪胶麥、舒血丫注射液)各23例,观察组总有效率95.7%;対照组总有效率82.6%。3灸法程红亮等⑺将103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3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采用化瘀通络灸法(百会实按灸,大椎、涌泉悬灸)治疗,对照纽采用口服

5、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4%,对照组74.0%。郭福君等181将60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温灸盒)和对照组(口服西比灵)各30例,结论:温灸盒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与口服西比灵治疗疗效和当。但温灸盒治疗具有操作简单、方便、疗效确切、价格便宜、不良反应少等优势。丁明俊等[9]采用许会实按灸结合针刺治疗,治疗组总冇效率99.77%,对照组总冇效率78.56%,说明百会实按灸结合针刺治疗后循坏缺血性眩晕冇较好的临床疗效。宁波等[10]通过脸穴热敏化艾灸治疗(取穴:丙会、双侧风池、天柱穴)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结论:治疗组可

6、明显增加椎动脉及肚底动脉血流速度,提高临床治愈率及总有效率。伍应芳[11]将70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西药治疗)与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艾灸头部穴位法治疗)各35例,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3%,对照组总有效率71.4%。4穴位注射罗云明[12]将68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舒血宁),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山茂若碱足三里穴注射)各34例,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06%,对照组总有效率76.47%。而且观察组更能有效降低复发率。张义华[13]釆用维生素B1、中钻胺针穴位注射两侧风池穴、太阳穴治

7、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50例,随机设西药口服(倍他司汀、氟桂利嗪)对照组50例,结果穴位注射组的治愈率(78%)明显高于对照组(56%),停止治疗两周后复发率穴位注射组(10.26%)低于对照组(17.86%)。张洪等[14]将87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3例,2组均以西药为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足三里穴位注射山罠著碱,对照组加用臀部肌肉注射山罠背碱,结论:足三里穴位注射山罠背碱能尽早fl较好地改善后循坏缺血患者眩晕症状。5电针郭娜等[15]在赵建国教授电针锥体交叉区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体会屮,运用电针足太阳膀胱

8、经的玉枕穴至天柱穴区域(锥体交叉区)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取得IU好的临床效果。张焕军等[16]将78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随机分治疗组(电项针治疗,取穴:双供血穴、风池)和对照组(口服氟桂利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