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细胞分析仪计数血小板误差原因分析

血细胞分析仪计数血小板误差原因分析

ID:44666970

大小:21.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24

血细胞分析仪计数血小板误差原因分析_第1页
血细胞分析仪计数血小板误差原因分析_第2页
血细胞分析仪计数血小板误差原因分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血细胞分析仪计数血小板误差原因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血细胞分析仪计数血小板误差原因分析血细胞分析仪计数血小板误差原因分析随着全细胞分析仪的广泛应用,手工计数法已逐渐被替代。rti于血小板体积小,易聚集,检测时受影响因索较多,出现误差的几率较大,因此当血小板计数过高、过低或与临床不符时应当涂片镜检观察,并用手工法进行校正。经过日常工作的观察分析,现综述原因如下。血小板假性减低的因素采血不顺利:此种情况多发生在老人,儿童及体质较差的的患者身上,因采血不顺引起组织损伤,凝血因子混入血标本造成血小板集聚[1],产生微小的目测不到的凝块。这是引起血小板假性减低最常见的原因。这些标本涂片镜检时可见大量的血小板凝聚成团。标本放置时间:

2、用EDTAK2作为抗凝剂已被国际血液学标本委员会认定并广泛应用。EDTAK2会使血小板形态发生变化,其外膜形成微小管。游离端向外伸展形成伪足,这些伪足缠绕在一起形成血小板可逆聚集体若在。此时测定血小板会假性减低,直方图呈锯齿状异常。但随着时间延长可逆性聚集体会破坏[2]o因此采取室温放置30分钟可以避免这种情况的血小板假性减少[3]o血小板EDTA依赖性聚集:一些患者血标本与EDTA抗凝剂混合后其血小板会发生EDTA依赖性聚集,有报道认为血小板EDTA依赖性聚集与血小板表血抗原(IGA、TGG、IGM)的自身抗体以及患者血清中抗心磷脂抗体有关rh丁

3、全细胞分析仪对凝集体的结构不能识别,一些血小板未被计数导致血小板假性减低[4],这种凝集可见血小板直方图异常,涂片镜检可见大量血小板凝集成团。巨大血小板导致血小板计数假性降低:病人由丁某些疾病血小板体积较大,超出了血细胞分析仪测定血小板的阈值,使血小板计数假性降低。在此种情况可见血小板直方图底部分布较宽,MPV值较高。血涂片瑞氏染色后可见血小板体积较大。血小板卫星现象:血小板卫星现象是指EDTA抗凝血屮血小板黏附于白细胞周围,这是由于白细胞表面的IGG或FC片断与血小板表面的GPIIB/IIIA结合所致。由于一些血小板黏附于白细胞上,细胞分析仪计数血小板时未被计入导致血

4、小板假性减少[5]o通过血涂片镜检可见大量血小板围绕在多形核口细胞的周围,形状很象卫星。这种情况较少见,有报道称加入枸椽酸盐可消除此现象。血小板假性增高溶血:标木溶血后红细胞和口细胞受到破坏,破碎的红口细胞碎片体积和血小板相近,都可被细胞分析仪误计为血小板,使血小板计数假性增高。小红细胞:如果红细胞体积过小,接近血小板体积的测定范围,由于仪器只识别颗粒大小,不识别颗粒性质,误将小红细胞计成血小板,导致血小板假性升高,此种情况可见血小板直方图尾部异常,涂片镜检可见红细胞体积较小。总Z,造成血小板误差的原因很多。这要求在实际工作中不仅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还要仔细审核结果

5、,如果发现血小板数目过高或过低、直方图分布异常、计数与临床不符吋都应涂片镜检并重新计数。参考文献1李永红,钟步云•血液分析仪测定血小板结果偏低的原因及纠正方法[J]•临床检验杂志,2001,19(2):112.2丛玉隆•当代血液分析仪与临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34.3李胜发,程大林•血小板可逆性聚集在全血细胞分析仪中的影响[J]•临床检验杂志,2003,21(1):37.4李莉玲•探讨血细胞分析仪测量瓶小板杲常的因素[J]•实用医技杂志,200&15(18):2370-2371.5周小棉,邹晓•假性血小板减少症研究发展[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7,30(9):106

6、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