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米氮平治疗焦虑抑郁障碍共病临床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米氮平治疗焦虑抑郁障碍共病临床探究作者:郭华李莹余学孙健【摘要】目的探讨米氮平治疗焦虑抑郁障碍共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49例焦虑抑郁障碍共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23例,脱落1例,对照组26例,脱落3例。研究组服用米氮平治疗,对照组服用阿米替林治疗。观V、6Wo于治疗前及治疗6w末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副反应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显效率为68%,对照组为65%(x2=0.044,P>0.05);汉密顿焦虑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两组治疗6w末较治疗前均有极显著性下降(P均<0.01),同期两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
2、P均〉0.05b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b结论米氮平治疗焦虑抑郁障碍共病疗效与阿米替林相当,但安全性更高,依从性好。【关键词】焦虑抑郁共病;米氮平;阿米替林米氮平是一种新型去甲肾上腺素能和特异性5轻色胺能(NaSSA)抗抑郁剂,据报道其不仅有较强的抗抑郁作用,同时也有抗焦虑作用[1,2b为探讨米氮平治疗焦虑抑郁障碍共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我们与阿米替林进行了对照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对象样本选自2005年1月~2006年8月在驻马店市精神病医院门诊和住院治疗的焦虑抑郁障碍共病患者。入组标准:(1)符合
3、《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抑郁症和广泛性焦虑诊断标准;(2)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24项评分>20分,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总分X4分;(3)排除伴有严重躯体疾病,妊娠期哺乳期妇女,以往有类似药物过敏史,已服用抗抑郁及焦虑药物者,快速循环型躁郁症,有严重的自杀企图及行为。共入组49例,按投币法随机分为两组进行对比治疗。研究组23例,脱落1例,实际完成研究22例,其中男10例,女42例,年龄18a~59a,平均(29.519.77)a。对照组26例,脱落3例,实际完成研究23例,其中男"例,女12例,年龄18a-54a,平均
4、(29.8±11.54)a。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b1.2方法1.2.1给药方法研究组服用米氮平(mirtazapine,商品名瑞美隆)治疗,初始剂量30mgd-1,最高剂量60mgd-10对照组服用阿米替林治疗,初始剂量50mg-d-1,最高剂量250mgd-1o两组均视病情及患者躯体情况调整剂量。疗程均为6Wo1.2.2疗效评定于治疗前及治疗6w末采用HAMD、HAMA及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各量表均由2名高年资精神科医师共同评定。以治疗6w末HAMD、HAMA减分率判定临床疗效,减分率》
5、75%为痊愈,>50%为显进,>25%为进步,&t;25%为无效。治疗前及治疗6w末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心电图、肾功能等。1.2.3统计方法所有数据采用t检验和X2检验。2结果2.1临床疗效治疗6w末研究组痊愈8例,显进7例,进步5例,无效2例,显效率68%;对照组痊愈6例,显进9例,进步5例,无效3例,显效率65%;两组显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x2=0.044,P>O052.2两组治疗前后HAMD、HAMA总分比较结果,见表表1治疗前后HAMD、HAMA总分比较(略)注:同期两组间比较P均>0.05o表1显示,HAMD、HAMA评
6、分两组治疗6w末较治疗前均有极显著性下降(P均<0.01),同期两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b2.3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研究组为31.8%(7/22),其中头痛头
7、=
8、晕4例(18.2%),体重增加2例(9.1%),食欲不振3例(13.6%),乏力1例(45%);对照组为56.5%(13/23),其中口干13例(56.5%),便秘7例(30.4%),心动过速4例(17.4%),视物模糊4例(174%),失眠1例(4.3%),
9、=
10、食欲不振2例(8.7%b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对照组显著高于研究组(x2=2.779,P<0.05
11、2.4TESS评分比较结果见表2O表2两组TESS总分值比较(略)表2显示,TESS评分治疗2w、6w末对照组总分显著高于研究组,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均<001)b2.5实验室检查结果研究组1例心电图ST段改变,1例ALT异常(60U);对照组3例心电图改变,2例ALT异常(58U和65U);但患者无明显主观症状,未予特殊处理,在以后的随访中恢复正常。血常规、尿常规、肾功能均未见明显异常。3讨论焦虑抑郁障碍共病是精神科临床常见的共病形式。有研究表明[3],51.2%的抑郁症患者与焦虑障碍共病,39%的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同时患抑郁症。抑郁和焦虑障碍共病患
12、者较之单纯抑郁或焦虑患者具有症状重、病程长、预后差等特征,也给临床治疗带来了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