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直肠癌CT表现及诊断价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直肠癌CT表现及诊断价值【中图分类号】R735.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4-0105-01直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是仅次于胃癌的常见的胃肠道肿瘤,在我国占肿瘤死亡的第5位,且呈上升趋势[1]。临床上诊断直肠病变的方法很多,如直肠指检或活检、气顿灌肠、直肠镜检查,但仅限于发现病变及了解肠腔内的情况,不能描述病变肠壁的肠腔外的情况,也无法了解有无远处转移。手术仍为治疗直肠癌首选,CT对病灶大小、生长类型、周围浸润、远处脏器转移及淋巴转移、分期及术后复发有重要价值[2,3]o笔者对本院2010年1月-2012年3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3例直
2、肠癌患者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CT诊断直肠癌的价值,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对象:本组男14例,女9例,年龄37〜72(平均59)岁。主要临床症状:便血17例,消瘦及紙前疼痛5例,大便习惯及性状改变8例,肛门指检触及肿块16例。1.2方法:使用GEprospeedAI螺旋CT机,层厚10mm,间隔10mm,螺距1.0,扫描前清洁肠道,肌注654-210mg,口服2%复方泛影葡胺1000ml,仰卧,自耻骨联合下缘2cm向上扫15层,部分加扫全腹部、胸部,增强用碘比醇100ml,高压注射器以2.3ml/s的流率静脉注射。2结果2.1肿瘤分型:按组织学分类:腺癌17例,黏液腺癌
3、4例,印戒细胞癌2例;按生长方式分类:溃疡型13例,隆起型7例,浸润型3例。2.2直肠癌的CT表现2.2.1直肠壁增厚:以直肠厚度>5mm为参照,肠壁环行和局限性增厚6例,不规则形软组织肿物8例,肠腔狭窄6例,其中肠梗阻、肠破裂急诊1例。2.2.2直肠癌边缘模糊:肿瘤侵犯直肠周围脂肪间隙和邻近器官8例,其中侵犯膀胱1例,前列腺1例,子宫1例,肠周脂肪间隙及盆腔筋膜5例,准确率86.7%o2.2.3淋巴结和腹腔脏器转移:盆腔淋巴结直径>1.Ocm为参照[4]淋巴结转移4例,位于直肠周围、紙前及盆壁,手术病例2例,有淋巴结转移2例转移癌结节,6例未显示淋巴结转移,手术后病理发现1例有淋巴
4、结转移,准确率50%。3讨论(1)直肠癌因其位置深入盆腔,解剖关系复杂,手术不易彻底,术后复发率高,术前正确评价尤为重要。CT扫描以其独特横断面图像及高密度分辨率显示肿瘤内、外部结构,从而指导直肠癌的术前分期,导设计较合理的治疗或手术计划,估计预后。(1)直肠癌早期CT表现可仅有一侧的肠壁增厚,随病程进展,病变范围逐渐扩大,肠壁不规则增厚,黏膜面凹凸不平,出现溃疡或充盈缺损,可呈息肉样或团块样改变;肠壁环样增厚者,肠腔狭窄肠壁僵硬;向肠外浸润者,外缘模糊,毛糙有毛刺,直肠周围脂肪间隙高密度索条样改变;侵犯周围筋膜可出现低密度环形"晕征”。晚期还可有周围组织及器官、盆壁肌肉、紙骨受侵,
5、盆腔内及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远处脏器转移,腹水等。(2)CT能同时观察到肿瘤在直肠腔内黏膜下、浆膜及腔外的情况,能显示肿瘤的形态、大小、生长方式、侵犯范围及远处转移,可获得肛检及直肠镜检查难以得到的信息。直肠癌的环周侵犯或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是影响预后和局部复发的主要因素。Adam等[5]报道环周切缘有肿瘤侵犯者局部复发的危险性是无肿瘤侵犯的12倍。有淋巴结转移者5a生存率仅为无淋巴结转移的一半。对局部晚期的直肠癌患者术前综合治疗(放疗、化疗及介入治疗)有助于降低肿瘤期别,提高切除率,减少手术种植及降低局部复发率,提高生存率[6]。CT可提供有价值的信息,结合直肠镜检查,能提髙肿瘤诊断
6、和分期的准确性,有利于临床医师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及估价预后。(1)直肠癌的手术及预后取决于病变的大小、形态、局部浸润范围、细胞分化程度和有无淋巴结及脏器转移,常用的根治手术有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和保留植物神经的手术,CT可为手术提供根据。(2)CT上应和炎性病变、良性腺瘤、腺瘤性息肉、淋巴瘤、血管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等鉴别。良性者密度多较低,多强化不明显(血管瘤可显著强化)等不难与本病鉴别。参考文献[1]石木兰•肿瘤影像学[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487[2]纪盛章,于铁链,王绪声,等•直肠癌术前CT检查及分期[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4,26(2):91-94[3]吴锡
7、渊.直肠癌术后复发的CT探讨[J].中国CT与MRI杂志,2005,3(4):38-39[5]WiesnerW,MorteleKJ,JiII,etal.NormalcolnicwallthicknessatCTanditsrelationtocolonicdistension[J].JConputAssitTomo-gr,2002,26(1):104-105AdamIJ,MohandeeM0,MartinIG,etal.Roleofcircumfemt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