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治疗在肿瘤综合治疗中的作用分析

生物治疗在肿瘤综合治疗中的作用分析

ID:44641422

大小:29.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24

生物治疗在肿瘤综合治疗中的作用分析_第1页
生物治疗在肿瘤综合治疗中的作用分析_第2页
生物治疗在肿瘤综合治疗中的作用分析_第3页
生物治疗在肿瘤综合治疗中的作用分析_第4页
生物治疗在肿瘤综合治疗中的作用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生物治疗在肿瘤综合治疗中的作用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生物治疗在肿瘤综合治疗中的作用分析摘要:生物治疗作为除传统手术、放疗、化疗外的第四大有效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耍手段之一,在具体的治疗过程中是通过有计划地联合传统治疗方法基础上,有效降低肿瘤患者传统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促使人体的免疫功能逐步恢复和提高,进一步增强机体对癌细胞的抵抗力,从而实现肿瘤的特异性治疗。木文着重对细胞因子治疗和过继性免疫细胞治疗两种主要的生物治疗技术做系统阐述,并对关于生物治疗的护理做了介绍。生物治疗是以现代分子生物学、免疫学和细胞生物学等前沿科学为基础,应用现代生物技术及其产品进行肿瘤防治的手段,通过

2、增加免疫细胞数量,直接恢复和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增强对癌细胞的免疫力而实现肿瘤特异性治疗,其作用机制是干扰肿瘤细胞的发生、生长、分化、凋亡、侵袭、转移和复发,促进机体免疫细胞重建,使细胞毒性物质集中于肿瘤组织。主要包括细胞因子治疗、单克隆抗体治疗、过继性免疫细胞治疗、基因治疗、肿瘤疫苗治疗、抗新生血管生成治疗等技术。本文主要对细胞因子治疗和过继性免疫细胞治疗两种技术做详细阐述。1细胞因子治疗细胞因子是山活化的免疫细胞和一些非免疫细胞经刺激而合成、分泌的一类作为细胞间信号传递分子的、具有广泛生物学活性的小分子蛋白,主要调节免

3、疫应答、免疫细胞分化和发育,参与炎性反应,刺激造血功能等。临床应用较多的有干扰素(interferon,IFN)、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造血刺激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umornecrosisfactor,TNF)>修复因子等。1.1TFNIFN是一类干扰病毒复制的细胞因子,除了早期发现的IFN-a、IFN-B和IFN-Y,现在又增加了IFN-入和IFN-3等新成员oIFN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应答、广谱抗病毒和抗肿瘤等多种生物学活性。IFN通过增强主要组织相溶性抗原或肿瘤相关抗原的表达、增强自然杀伤(na

4、turalMiler,NK)细胞的细胞毒作用、增强抗体依赖性细胞的细胞毒作用、直接的抗细胞增生及抗血管形成等作用,在肿瘤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适应证包括毛细胞白血病、慢性粒细胞性口血病、黑色素瘤、滤泡性淋巴瘤等。1.2IL目前发现近30种IL,由一群细胞因子组成,均来源于白细胞,参与白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儿-2由成熟T淋巴细胞产生,可以诱导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lymphokine-activatedkiller,LAK)细胞、NK细胞、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tumorinfiltratinglymphocytes,TIL)

5、扩增及细胞因子分泌,促进B细胞生长、产生抗体,刺激NK细胞生长且增强杀伤活性,促进T细胞增殖和相应的细胞因子分泌,参与机体的炎性反应、移植排斥反应和抗瘤免疫反应,是免疫应答的重耍细胞因子。抗瘤活性强,回注后能特异性地集中在瘤体上。1.3TNF英是可引起某些肿瘤组织出血性坏死的一类细胞因子。家族成员有TNF-ci、TNF-P和淋巴毒素B等近20个,其中TNF-a应用较为广泛,是由激活的单核-巨噬细胞分泌的一种可溶性、多功能的细胞因子,对多种肿瘤细胞冇直接的细胞毒作用。其不仅可以诱导其他细胞因子的产生,还具有直接抗肿瘤细胞毒

6、性。2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细胞过继免疫治疗是将自休或同种异体的淋巴细胞在体外活化、培养、繁殖后回输患者体内,是发挥抗瘤作用的一种被动免疫治疗方法。该方法所用细胞主要有LAK细胞、TIL、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ytokine-inducedk订let,CIK)细胞等。2.1TIL其是将从手术切除的肿瘤细胞、癌性胸腹水中分离获得的淋巴细胞,经体外繁殖培养。TIL有很强的杀伤肿瘤细胞作用,与LAK细胞相比,杀伤活性提高50-100倍。研究证明,TIL参与了机体抗肿瘤的作用,释放细胞因子,调节细胞毒活性,发挥其杀伤肿瘤的活性,如何

7、通过提高TM的杀伤活性而提高其抗肿瘤的功能,是目前研究的重点。2.2LAK细胞莫是外周血分离出来的单核淋巴细胞,经体外加入IL-2刺激活化增殖,再回输给患者,可诱导出非特异性的杀伤细胞,杀伤多种对NK细胞不敏感的肿瘤细胞,LAK细胞具有强人的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高效的增殖能力和细胞毒活性高的特性,LAK细胞治疗肾癌较好。LAK细胞与NK细胞杀伤靶细胞的机制相似,靶细胞表面结构是通过细胞之间的接触來识别,通过分泌IFN和TNF参与杀伤、并直接攻击肿瘤细胞。但是,LAK细胞需加人量TI-2诱导,费用高、不良反应明显,重复性欠

8、佳,临床应用有局限性。2.3共培养树突状细胞与CIK细胞共培养树突状细胞与CIK细胞具有毒性强、释放量大、高表达共刺激因子和抗原呈递分子,可促进树突状细胞的成熟与CIK细胞的活化,树突状细胞-CIK细胞联合应用,可发挥协同抗肿瘤作用,进一步增强疗效,是肿瘤细胞免疫治疗的最佳组合,也是H前国内外使用免疫细胞治疗肿瘤在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