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如何培养软件人才

浅谈高校如何培养软件人才

ID:44624216

大小:2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24

浅谈高校如何培养软件人才_第1页
浅谈高校如何培养软件人才_第2页
浅谈高校如何培养软件人才_第3页
浅谈高校如何培养软件人才_第4页
浅谈高校如何培养软件人才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高校如何培养软件人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高校如何培养软件人才摘要:文章就目前我国软件人才教育的现状,从计算机专业大学生就业方面入手,结合当前高校软件学院软件人才培养,提出软件人才培养的教学理念和培养模式,开拓一条为IT企业大规模提供实用型软件人才的新路。关键词:软件产业;人才培养;实训;怎制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723(2013)04-0098-02一、引言软件产业作为我国优先发展的战略性产业和信息产业的核心,关系到国民经济和信息化进程,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有关部

2、门统计,目前国内软件企业规模普遍过小,67%的软件企业少于50人,26%的软件企业在50〜300人Z间,它们大都没有核心技术,仍处于简单模仿、附加的过程阶段,而口普遍没有形成工业规模。同时,软件企业和软件人才的结构也极为不合理:几乎没有从事个人消费者软件的企业,企业缺乏同时懂技术和管理的人才。根据目前软件产业的发展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软件企业需耍的是三类人才:第一类是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软件高级人才,即“高精尖”人才;第二类是系统分析及设计人员即软件工程师;第三类是熟练的程序员,即“软件工人”。软件人才结构

3、呈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结构,不仅缺乏高层次的系统分析员、项日总设计师,也缺少大量的从事基础性软件的开发人员。而解决这一问题,也成为対高校IT教育的严重挑战。二、高校软件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在计算机专业教育中,因为各种原因,我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专科、本科办学点相对于学科发展水平与办学质量来说发展过快,致使相当一批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办学质量不高。而日前,我国高校软件人才教育屮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重理论,轻实践实践环节没有完全跟上,学要有所用,理论教学固然重要,但决不能偏重,要在两者之间取得

4、平衡。高校中理论教学普遍偏重,一些理论性过强的课程知识点分散、条块分割,学生学起来枯燥无味,提不起兴趣,学习效率自然不高。学生学习到的理论知识不能及时得到运用,因此,必须正确处理好实践性环节,做到学以致用。(二)教学形式欠灵活高校教学中大都采用教师讲授,实践环节主要手段是上机和课程设计,与实际工作中的软件开发联系不紧密。学生与教师的沟通不够,高校的教师一般除了上课外,与学生相处的时间和机会很少,自然相互交流沟通就少。(三)培养计划更新缓慢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更新较快,一些新的思想和方法不断地涌现,软件开发工具

5、日新月异。高校的课程更新有一定的时间周期,年龄偏大的教师亦不愿接受知识更新。(四)重技术轻综合素质培养高校软件教育注重培养学生技术方面的能力,而相应的管理类课程,人际关系处理,软件项目运作的知识教授得少;锻炼学生独立自主开发应用能力的机会比较多,而团队开发的机会对大多数学生而言较少,共性及协作素质得不到提升。三、高校如何培养软件人才由于存在着以上的问题,高校对于软件人才的培养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定位培养目标针对高校的师资、技术和实验实践环境,在进行软件人才的培养上,应该有所侧重。重点院校应侧重于培

6、养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软件高级人才,对部分优秀的人才,在课程内容方面,不以软件开发技巧为主,而是以软件开发工程化内容为主,培养目标是软件开发工程化中的管理人才,甚至可以单独开设一个专业。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应用岗位上,就会站在对计算机学科的发展趋势的把握上,游刃有余地、自主地学习和掌握工作所必须的新原理、新技术、新工具,而决不会被层出不穷的新技术、新产品迷惑。对丁一般的木科院校,要立足于培养程序员,兼顾培养少数的高尖端、创造型人才,特别是程序员应该具备的各种语言技巧,知道技巧的适用性等基本能力,要制定相应的

7、配套措施。另一方面,许多应用项目的开发可借助于各种开发工具,并不需要很高深的学科专业知识。在许多情况下,这类项目的开发不能很快取得进展和成功,主要是因为具体行业技术人员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知识深度不够,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人员又不懂具体行业的专门知识,所以说如何培养行业专家需求分析设计师也是软件人才培养的一个很重要问题,可以通过与企业联合培养的方式,对其进行相关培训。(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有了定位后,就要从办学层次和师资力量上来定所要开设的课程,在教学内容上,可以设计两套教学计划与课程体系。第一套模式是以

8、培养软件开发学术人才软件领域的思想家,着眼于毕业生将来成为项目分析师、软件设计师、高级应用人员等“高精尖”的管理人才。第二套模式是以培养专业技术熟练的软件生产、编程、经营、维护为具体目标的“软件工人高校应根据自己的办学能力进行取舍,一般来说重点本科院校、重点大学以第一套模式为主,一般院校以第二套模式为主。人才的层次结构达到合理化标准之后,软件开发工程化才具有人才基础,有了人才的基础,软件开发工程化才有可能成为现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