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纤溶活性的研究及临床意义

早产儿纤溶活性的研究及临床意义

ID:44613167

大小:85.22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10-24

早产儿纤溶活性的研究及临床意义_第1页
早产儿纤溶活性的研究及临床意义_第2页
早产儿纤溶活性的研究及临床意义_第3页
早产儿纤溶活性的研究及临床意义_第4页
早产儿纤溶活性的研究及临床意义_第5页
资源描述:

《早产儿纤溶活性的研究及临床意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早产儿纤溶活性的研究及临床意义作者:王现华,郑华城单位:051530河北省赵县妇幼保健院儿科(王现华);河北省儿童医院儿内科(郑华城)【摘要】目的探讨早产儿的纤溶活性状态和胎龄、体重对纤溶活性的影响,分析早产儿临床出血倾向的可能原因及风险因素。方法采用发色底物法和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ELISA)对健康足月儿和无合并症早产儿各35例进行纤溶活性检测。结果无合并症早产儿与足月儿相比,纤溶酶原(Pig)活性和Ddimer含量显著降低01),PAI/tPA比值显著增高(P<0.05);胎龄、体重和Pig活性、Ddimer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早产儿纤溶活

2、性有较大个体差异;早产儿、低幽生体重儿纤溶活性显著降低;胎龄、体重和新生儿纤溶活性,纤溶潜能密切相关;纤溶活性和凝血活性,抗凝活性在极低水平上维持相对平衡可能是引起早产儿出血倾向的因素之一。【关键词】早产儿;纤溶活性;酶联免疫法;发色底物法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有明显出血倾向。文献中对新生儿凝血和抗凝系统研究比较成熟,认为除新生儿血管壁较脆,血浆中凝血因子含量较低外,抗凝因子如抗凝血酶III(ATIII)、蛋白C(PC)的降低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对纤溶系统调节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新生儿具有和成人不同的纤溶活性状态,而且足月儿、早产儿、

3、极低出生体重儿之间纤溶活性也有差异。这种差异使新生儿DIC难以有一个统一的诊断标准[1],并且可能是造成新生儿出血倾向的因素之一。本研究对生后48h内的早产儿及正常新生儿进行纤溶活性检测,旨在探讨早产儿出血的可能原因和风险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1.1根据胎龄分组:对照组为健康足月儿,随机选择2006年10月至2007年6月在我院妇产科正常阴道分娩后2d内的健康足月儿(胎龄37〜42周)35例,平均胎龄(39.2±1.0)周,平均体重(3177±423)g,其中男17例,女18例;试验组为无合并症

4、早产儿,随机选择2006年10月至2007年6月在我院妇产科正常阴道分娩和在我院新牛儿科要求寄养牛后2d内的无合并症的早产新生儿(胎龄<37周)35例,平均胎龄(33.2±1.9)周,平均体重(1811±443)g,其屮男15例,女20例。1.1.2根据体重分组:健康足月儿和无合并症早产儿按体重分为正常出生体重儿(体重≥2500g)和低出生体重儿(体重<2500g)2组。体重≥2500g:39例,其中男19例,女20例;平均胎龄(38.8±l.6)周,平均体重(3146±385)g

5、;体重<2500g:31例,其中男13例,女18例;平均胎龄(33.0±1.8)周,平均体重(1674±:281)go1.2标本的采集及处理研究对象均股静脉采血1.8ml,加入含抗凝剂0.2ml的硅化管中轻摇匀,3000r/min离心10min,收集上清液(血浆、黄色),取血浆200立即加入等体积的酸化液,混匀,与剩余血浆分别在-20°C〜-30°C保存备检。1.3测定方法Pig(纤溶酶原)、tPA(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PAI活性测定采用发色底物法,Ddimer含量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ELISA)。均严格按照说明

6、书操作规程进行。1.4统计学分析检验前各组进行了正态性检验和方差齐性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t′检验,变量相关分析采用直线相关分析或偏相关分析。对检测指标进行变量聚类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变量F值概率≤0.05进入方程,F值概率≥O・1剔除方程)。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纤溶活性分布健康足月儿Pig活性,PAl/tPA,Ddimer含量均有较宽的取值范围,最大值(Max)与最小值(Min)之差(Range)分别为2.36U/ml.16.73、14.27mg/L0总体均数95%可信

7、区间(95%CI)Pig活性为2.54〜3.06U/ml,tPA活性为0.23〜0.30U/L,PAI活性为0.41〜0.75AU/ml,Ddimer含量为1.63〜5・79mg/Lo见表10表1健康足月儿纤溶活性分布(略)2.2健康足月儿、无合并症早产儿血浆纤溶活性比较与健康足月儿比较,无合并症早产儿血浆Pig活性为(2.16±0.52)U/ml(P<0.01),Ddimer含量为(0.95±0.67)mg/L(P<0.01),均显著降低。无合并症早产儿PAI/tPA比值为(3.88±2.63)(P<

8、;0.05),比健康足月儿显著增高。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