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4607552
大小:118.99 KB
页数:24页
时间:2019-10-24
《天津市高考总复习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调查语文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考试优质精品试题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天津市最新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调查语文试卷后附答案本考卷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9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擄(qian)装订(ding)掉(dido)书袋嗷(na••••o)噸不休B.肖(xido)像•眩晕(yun)•通缉(ji)令•汗流泱(jia)背•C.斡(wo)旋•烘焙■(pei)脊(肛)梁骨■量(liang)体裁衣•D.轻佻(tiao)商埠(fu)马蜂(fOng)窝长嘘(XU)短叹2
2、.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从太空看下来,阴山山脉以北是一条东西约五六百里的宽阔走廊。经过实地,这里不仅地形开阔平坦,全无林木遮蔽,而且居民点十分稀少,草原上的沙质土壤也十分松软,如此的飞船着陆场,真是世上难找。A.横亘勘察举世无双B.横贯勘察天造地设C.横亘勘探举世无双D.横贯勘探天造地设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为了露出琉璃瓦深蓝色的瓦体,去年盖的办公楼没有在屋檐外设墙体还挡,这是成为楼顶覆冰融化时容易整体滑落砸到过路人的原因之一。B.奥运圣火登顶珠峰的瞬间,无论是参与登顶的勇士,还是全世界观看这一壮举
3、的人们,无不感受到了心灵的震撼。C.三年来的“旅游兴市”竟成为今天发展核电的障碍,这可能是地方政府当初始料未及的。D.作者观察细致,一泓清潭、汨汨流水、朗朗歌声,都能激发他的灵感,都能从中找到抒情叙事的切入点。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先成4〜6题。“诗三百”和“孔子删诗”是《诗经》学史上有密切关系的两个关键词。“诗三百”一般被认为指《诗经》共有约三百篇,这一词语涉及先秦时期的《诗经》名称。“孔子删诗”则为汉代以来《诗经》学史的一个重要公案,涉及孔子与《诗经》文本形成过程的关系。“诗三百”一语,先秦文献习见,孔子多次提及,如:“
4、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论语•子路》)持孔子未曾删诗说的学者认为,孔子既屡言“诗三百”,证明当时已有一种篇数约为三百的《诗经》文本,甚至由此认为“诗三百”是先秦时期《诗经》的名称。若干年来,关于《诗经》的专著及通行教科书多采用这一说法。在此基础上建立的《诗经》学史观念,自然排除了''孔子删诗”的可能,加之现存文献引《诗》多与今本《诗经》相同,故孔子不曾“删诗”之说似铸为铁案。然事实并非如此。先说“诗三百”。《文艺研究》2007年第11期刊登《
5、"诗三百”正义》一文,该文指出:先秦文献中“三百”联言,往往并非实指,而是极言其多的一种修辞手段。这在《诗经》中不乏用例。“三百”一语尚见于《礼记》《左传》《周易》等文献,出土文献中也有所见。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中的《子仪》篇叙述秦穆公既败于唏,发奋图强,不及七年,''车逸于旧数三百,徒逸于旧典六百”。由先秦时期的军队编制可知,这里所言战车数量的“三百”为虚数。用于极言秦国军事力量恢复的程度。由“诗三百”之本意审视孔子之言,可知“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当释为:诗有许多篇,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思无邪”。其余所释亦当类此。孔子所言
6、“诗三百”一语,既不能证明当时存在数目为三百篇的《诗经》文本,据此否定“孔子删诗”之说自然就失去了合理性。从对历史事实考证的角度来说,“诗三百”词语内涵的阐释只关乎“孔子删诗”可信性的一个方面,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学术史的追溯。“孔子删诗”本源于《史记》。《孔子世家》说:“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上采契、后稷,中述殷周之盛……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孔子是什么时候开始“删诗”即修订《诗经》文本的呢?一般《诗经》学史方面的著作皆引用《论语•子罕》中的一段话:"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
7、》各得其所。"根据《左传》,孔子自卫反鲁在哀公十一年冬,已是其晚年。华锤彦先生判定孔子删诗为鲁定公五年,即孔子四十七岁之时。此说本于《史记•孔子世家》:“陪臣执国政,是以鲁自大夫以下皆僭离于正道。故孔子不仕,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至自远方,莫不受业焉。”《孔子世家》以下续记鲁定公八年孔子事迹,说明孔子系于盛年收徒立教,授《诗》《书》《礼》《乐》。故其删订《诗经》必不晚于是年。(节选自《诗三百与孔子删诗》,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三百”和“孔子删诗”是《诗经》学史上有密切关系的两个关键词,“诗三
8、百”一语是判定“孔子删诗”这一公案的依据。B.由于现存古文献所引的《诗经》与今本的《诗经》相同,《诗经》学史观念自然而然就排除了“孔子删诗”的可能性。C.先秦文献中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