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深化工务维修体制改革的思考

对深化工务维修体制改革的思考

ID:44601834

大小:65.62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24

对深化工务维修体制改革的思考_第1页
对深化工务维修体制改革的思考_第2页
对深化工务维修体制改革的思考_第3页
对深化工务维修体制改革的思考_第4页
对深化工务维修体制改革的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深化工务维修体制改革的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对深化工务维修体制改革的思考景志荣:兰州铁路分局,副局长,兰州,730050摘要:为适应铁路提速、垂载、高速的发展耍求,需要探索新的工务修养模式。指出当前兰州铁路分局工务维修体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关键词:工务维修;体制;改革;兰州铁路分局路工务设备是铁路行车的基础,匕尺轨道结构必须保证机车车辆在允许最人载巫和最高速度以内运行时平稳顺畅。要满足这一耍求,铁路工务部门就必须对线路进行不间断的养护和维修。为了提升铁路的竞争实力,在运输市场抢占份额,铁道部坚定不移地实施了提速战略。如何适应提速要

2、求,适应铁路跨越式发展,是工务部门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E此,创新与发展维修体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1当前工务维修体制存在的问题1.1人员索质不适应当前的新形势面对列车提速,特别是兰州铁路分局管内天兰二线、兰武二线的相继开通并投入运营,无缝线路、提速道岔、新型混凝土枕大量上线,从2004年暴幽出的问题中,反映出一部分职工的技术业务掌握不全而,应变能力差,基木功不过硬。再加Z车间一级的安全、技术管理薄弱,从而影响了对班组的控制能力,生产人员特别是屮青年技术骨干的数量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和要求,凸现

3、了维修工作量増加与维修力量不足的矛盾。1.2维修组织方式不适应难度的增加及标准的提高全路实施提速战略以来,列车运行速度的提高和线路设备的重型化,特别是III型混凝土枕、提速道岔等重型设备的运用使线上设备整体质量成倍增长,而线路维修难度也相应加大。另一方面,“天窗修”制度又要求线上维修施工必须在指定"天窗”时间内完成所有作业内容。原有的线路维修组织办法、维修手段和维修工具,己不能适应当前维修作业的需要。1.3维修力显分散不适应工作显集中的变化在以前的维修体制下,每个养路工区一般管辖8〜10km线路,

4、配备人员15人左右,负责线路FI常维修保养、巡守工作,除去巡道工、炊事员、培训人员和休假人员,在上道作业的人员中再除去防护员、安全员、联络员等,真正能够从事维修作业的一般只冇6〜7人。在冇限的''天窗”点时间内集屮进行维修作业,人力明显不足,作业效率低下,较大的综合性作业项H不能完成,只能进行一般性的保养和临时补修,形成了“天窗”点内工作量无法完成,“天窗”点外不能干的尴尬局面。从兰州铁路分局五个工务段看,主要干线作业时间均为60min,纯作业时间不足40min,有时受客观条件约束甚至更少,难以保

5、证奇质屋地完成维修保养任务。1.4部分区段配套作业设施不适应现场条件和“天窗修”要求为了适应列车提速及“天窗修”给线路维修保养捉出的更高要求,兰对深化工务维修体制改革的思考景志荣州铁路分局从2002年开始逐步为基层站段配备各型养路机械,配套完善了兰州中型机械作业队,强化了各段小型机械化工队力量。目前,兰西工务段已按规定设置了2个线路机工队,一个桥隧机工队,而且各工务段也采取了一些相应措施,对现行领工区、工区的设置进行了和应的调整,小而积试行了“养修分开”的维修方式,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实际生产中存

6、在的作业工区养路机械数量不足、部分偏僻区段小型养路机械运输困难、生活后勤工作滞后、交通工具缺乏、通讯不畅等具体问题,使得推行“养修分开”难度较大。特别是兰州铁路分局陇西、兰西工务段管内部分领工区,地处偏僻山区,远离公路(或通道遇雨雪天不能通行),交通通讯不便,生活后勤保障难度大,实施“养修分开”、机械化的作业方式闲难较多。1.5落后的线路监测手段不适应重型线路设备的运用工务线路设备技术状态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之中,维修养护的目的就是要保持线路运用状态的动态平稳,以保证行车安全和列车运行平稳顺畅。如何及

7、时掌握线路设备技术参数的变化,从小变化着手及时子以保养,杜绝小变化发展为大病害是线路养护维修的关键所在。从设备更新方面来讲,列车提速和重型线路设备的运用,使线路设备的特性发生了改变,设备病害越来越隐蔽化,病害变化速度加快。从这个意义上来讲,M基层的班组所需耍的是精度和灵敏度最高的检测仪器,以便在线路设备状态发生变化时能够及时发现并在最短时间内予以整治,使线路设备随时处于受控状态。使用简单的检测设备进行静态测量,不能迅速准确地发现病害位程和病害程度,不能在病害形成初期及时发现,有可能导致小病害发展成

8、为人病害,甚至危及行车安全,这己经成为制约维修质量提高的瓶颈。1.6落后的信息沟通于•段不适应现场管理要求工务部门要根据现场设备的变化,及时对维修生产做出调整。如何全面、迅速地收集现场设备的动态数据,对整体线路设备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反过来指导现场维修养护工作,是必须思考的问题。在现有的生产组织模式下,现场设备资料的收集主要依靠人工检查搜集数据,之后由工区、领工区逐级汇总后汇报至工务段,不但存在人工操作的误差、漏项等问题,而且信息反馈速度慢,采集到的信息不利于对设备质量的综合分析评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