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4594583
大小:31.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23
《舒血宁联合脑复康治疗急性脑梗死56例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舒血宁联合脑复康治疗急性脑梗死56例疗效观察舒血宁联合脑复康治疗急性脑梗死56例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舒血宁联合脑复康治疗脑梗死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112例随机分为两组,均根据具体临床情况给予脱水降低颅内压、降低血压、控制血糖、调整血脂等治疗,同时给予阿司匹林口服、胞二磷胆碱静脉滴注等。对照组给予脑复康液,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给予舒血宁。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欧洲脑卒中量表评分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V0
2、.05)。结论:舒血宁联合脑复康能改善脑梗死急性期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临床效果显著。关键词急性脑梗死舒血宁脑复康采用舒血宁联合脑复康治疗急性脑梗死,观察其临床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2008年2月〜2010年2月收治急性脑梗死患者112例,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中脑梗死的诊断标准,均为急性期患者。均经过头颅CT或MRI检查证实。发病时间均在48小时内,患者或其家属对此试验知情同意。同时排除合并急性脑出血患者,排除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排除血管性
3、痴呆患者,排除合并有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患者,排除应激性消化道出血以及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6例,男29例,女27例,年龄52〜78岁,平均60.9±9.4岁;合并高血压17例,糖尿病8例,冠心病7例。对照组56例,男30例,女26例,年龄50〜77岁,平均59.3±8.7岁;合并高血压16例,糖尿病9例,冠心病9例。两组性别、年龄、合并疾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方法:两组均根据具体临床情况给予脱水降低颅内压、降低血压、控制血糖、调整血脂等治疗,同时给予阿司匹林口服
4、,胞二磷胆碱静脉滴注等。在以上基础上,对照组给予脑复康液250ml静脉滴注,R1次。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给予舒血宁25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日1次。28天为1个疗程。疗效评定标准:采用欧洲脑卒中评分量表(ESS)对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分。采用增分率判断患者临床疗效,具体计算方法如下:增分率(治疗后积分-治疗前分)/(100-治疗前积分)X100%o①基本痊愈:增分率86%〜100%;②显著进步:增分率46%〜85%;③进步:增分率16%〜45%;④无效:增分率<16%
5、。统计学处理: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所得计量资料数据采用x±s表示,两组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组间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V0.05)。见表1。表2两组ESS评分结果比较注:与木组治疗前比较,*PV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AP<0.05两组ESS评分结果比较:治疗28天后,两组ESS评分结果比较,结果见表2。讨论脑梗死发病率高,致残率和
6、病死率均高。在脑血栓形成中,脑梗死发生率颈内动脉系统约占4/5,椎-基底动脉系统约占1/5,闭塞的血管多为颈内动脉、大脑屮动脉、大脑后动脉等[1]o在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治疗中,要重视超早期和急性期的治疗;尽早恢复脑缺血区的血液供应;改善脑部的微循环,抑制脑梗死继续进展,要根据不同的病情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同吋要加强对缺血性细胞的保护治疗,尽快应用脑细胞保护药物;同吋防治缺血性脑水肿,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给予脱水剂,降低患者颅内压;同吋要加强治疗期间监测,加强对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舒血
7、宁注射液为银杏叶提取制剂,其有效成分主要为银杏黄酮、银杏内酯和白果内酯,属于天然的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受体拮抗剂;舒血宁注射液能够改善脑缺血患者微循环,能够增加脑血流量,降低脑血管阻力,提高灌注量;舒血宁能够提高SOD、GSII-Px活性,同时降低P-LPO含量,具有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并减少脂质过氧化物产生[2,3]。脑复康属于y-氨咯酸的环化衍生物,具有激活、保护和修复大脑神经细胞的作用,能使脑内ADP转化为ATP,改善脑内代谢能量供应状况,可以抵抗脑功能损害,改善学习、记
8、忆[4]o本研究结果表明,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ES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舒血宁联合脑复康能够显著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借鉴。参考文献1邹民•急性脑损伤患者检测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临床意义[J]•医学综述,200&14(21):3278-3280.2高钧,周宁,胡娟娟•舒血宁注射液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的保护作用[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7,18(8):712-713.3潘洪平•银杏叶制剂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研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