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稳定性训练结合任务导向性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应用效果观察

核心稳定性训练结合任务导向性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应用效果观察

ID:44537194

大小:31.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23

核心稳定性训练结合任务导向性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应用效果观察_第1页
核心稳定性训练结合任务导向性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应用效果观察_第2页
核心稳定性训练结合任务导向性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应用效果观察_第3页
核心稳定性训练结合任务导向性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应用效果观察_第4页
核心稳定性训练结合任务导向性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应用效果观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核心稳定性训练结合任务导向性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应用效果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核心稳定性训练结合任务导向性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应用效果观察【摘要】目的:观察核心稳定性训练结合任务导向型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3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强化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和任务导向性训练。2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进行偏瘫下肢运动功能评定、平衡功能评定、步行能力评定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各项指标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另

2、治疗组患者的FMA、FMB、MBI评分及FAC分级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核心稳定性训练结合任务导向性训练能够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恢复。【❷P键词】核心稳定性训练;任务导向性训练;脑卒中;偏瘫;下肢运动功能【中图分类号】R7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85106-0-01近年来以躯干深层肌肉运动控制为基础的核心稳定性训练也逐渐应用于脑卒中患者康复训练中,亦取得显著疗效。任务导向训练技术亦逐步开始在临床推广。本研究在常规康复干预的基础上,应用核心稳定性训练结合任务导向性

3、训练的方法,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人选标准:①符合1995年全国第4届脑血管疾病学术会议制订的脑卒中诊断标准[1],且经头颅CT或MRI检查证实。②初发且病情稳定脑卒中患者,伴有一侧肢体运动障碍。③病程<6个月。④年龄<70岁。⑥意识清醒,可理解运动指令。排除标准:①有严重认知障碍,不能配合。②合并严重内科疾病。③有严重的颈、胸、腰椎疾病及下肢骨关节疾病。选择2016年3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康复科住院且符合上述标准的脑卒中偏瘫患者4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

4、和对照组,每组患者23例。治疗组:男性15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58.57±9.25岁,病程4.78±2.35w,其中脑梗死15例,脑出血8例。对照组:男性16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60.13±8.73岁,病程4.96±2・62w,其中脑梗死22例,脑出血8例。两组进行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训练方法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增加核心稳定性训练和任务导向性训练。具体方法如下。常规康复训练:包括以各种神经促通技术为基础的训练[如Bobath技术、PNF技术、Rood刺激等]、关节活

5、动度训练、肌力耐力训练、静动态平衡能力训练、步行能力训练。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强化核心稳定性训练及下肢任务导向性训练,每日1次,每次45min,每周训练5d,连续治疗8周。核心稳定性训练:根据患者运动功能水平选择以下项训练内容中的一种或数种,每次训练15mine①仰卧位,双下肢屈競、屈膝,双足平放床面,治疗师协助患者缓慢后倾骨盆并维持,随后协助患者骨盆缓慢转移为前倾位。②端坐位,双手插腰或置于大腿上,治疗师双手置于患者两侧骼前上棘部位协助患者骨盆后倾与前倾相互转换。③桥式运动。尽量使膝、髓、肩、颈部呈一

6、直线。④坐位,患者背靠楔形垫进行仰卧起坐。⑤俯卧位,患者进行双肘与双膝四点支撑训练,躯干抬离床面,然后逐渐放松让躯干落回床面。⑥平衡气垫训练:骨盆卷动,坐位左右转体,坐位单脚或双脚离地保持平衡,跪姿平衡,站立平衡。下肢任务导向性训练:患者进行双桥、单桥、动态桥式运动,患侧下肢外展、内收、直腿抬高、侧卧屈膝、俯卧屈膝等运动时,都可设定目标点,要求患者运动中的注意力集中在目标上。如桥式运动时,治疗师将手置于患者腹部之上5-15cm高处,要求患者骨盆抬高至腹部接触治疗师手掌,控制3-5s以上。患者可控制伸骯

7、时,要求患者伸髓情况下骨盆向两侧运动接触位于其髓两侧5-10cm的治疗师的手,促进骨盆运动控制能力。坐位平衡训练:坐位躯干前倾、躯干侧屈、坐位向前、狈!I、后、上方够物活动,拾物训练等。站位平衡练习:患者取站位,进行蹲起训练、低凳起坐、坐下训练、站起训练、双足交替踏板、抛接球训练、向不同方向伸手够物等练习。训练中逐渐增加目标与下肢始动位置的距离及要求患者控制的时间。1.3评定指标于治疗前、治疗8周后由同一位康复医师采用盲法对2组患者进行评定,,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法[2]、Fugl—M

8、eyer平衡量表、功能性步行量表[3]、和Barthel指数[4]来分别评定2组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平衡能力、步行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组间比较釆川t检验,组内治疗前后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結果治疗前,2组患者FMA、FAB、MBI和FAC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组患者的FMA、FMB、MBI和FAC评分均较组内治疗前明显提高,且差异有统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