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策略

数学课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策略

ID:44422109

大小:22.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21

数学课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策略_第1页
数学课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策略_第2页
数学课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策略_第3页
资源描述:

《数学课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数学课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策略南昌县武阳屮心小学万爱秀13970914705《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口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用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式,通过自主、独立或合作,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探索、发现过程,从中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实践证明,学生只有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得来的知识理解才会更深刻,掌握才会更牢固。那么,如何让学生有效地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呢?结合本人教学实践,谈儿点感受。一、“引”,让学生愿意探究学生积极的思

2、维一般是来自外界条件的刺激。止如乌中斯基所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小学生好奇、好动、好胜的心理特征,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创设有趣情境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自觉地产生自主探究新知识的动力和学好数学的愿望。如在教学“认识周长”时,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春节快到了,小胖随妈妈去买裤子,可小胖试了很多裤子,腰围都小了,请小朋友帮小胖想办法让他春节能穿上一条合适的裤子。“订做。”同学们齐声回答。“好,小胖去订做裤子时,师傅首先要做的事是什么?”同学们七嘴八舌地回答:“量腰围,量裤

3、长。”由于量“腰围”是孩子们日常生活屮常见的现象,由此来创设学生最喜欢、最感兴趣的生活情境,既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又关注学生的生活背景,使Z既有趣味性,乂有生活性。同学们高兴地选择了测量工作,快速地投入到实践活动中,在具体活动屮初步感受周长的含义。由此导入新课,学生势必以惊奇、期待的心理渴望知识,探究知识。二、“放”,让学生能够探究“我听见了就忘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它形象地说明了动手操作的重要性。因此,耍想真正获得知识,必须把小学生当作一个小小的研究者,由教师提供相关材料,让他们在动手操作中自主地探索、感知、理解、想象和概括知识

4、,只有这样,知识才能真正内化到学生己有的知识结构中。为此在教学屮,应多采用观察、操作等方式,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学习的时空条件,让他们在探索过程屮自己“发现”和“创造”知识,并在发现的过程屮提高探究知识的能力。如教学“长方形的周长”计算时,可以让每个学生准备一个长方形和与长方形的长相等的两根红线,与长方形的宽相等的两根蓝线。上课时,先带领学生复习“周长”的概念,再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操作:把两条红线分别与长方形的两条长边重合,再把两条蓝线分别与长方形的两条宽边重合,学生根据周长的概念知道:这四条线的总长度就是这个长方形的周长。这时教师启发学生探究:长方

5、形的周长该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把这四条线拿下来连成一条直线,看看谁能发现计算的方法。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开始动手探究,他们凭口己的力量探究出这样儿种求长方形周长的方法:(1)长X2+宽X2(2)(长+宽)X2(3)长+宽+长+宽此时教师再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得出求长方形周长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在上述“长方形的周长计算”教学屮,教师通过动手操作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探究知识的时间和空间,由于学生亲自动手参与了探究,经历了前人发现知识的简缩的思维过程,因此不仅获得了知识,述学会了学习,同时其探究的意识和能力也得到了培养。三、“点”,让学生学会探究学生在自主

6、探究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攀不上的“坡”,跳不过的“坎”,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搭梯子”、“架桥梁”,给学生必耍的帮助和点拨,教师精妙适时的点拨,往往会化腐朽为神奇,充分激发出学生的能量,使学生情感激荡,智慧迸发。在教学《时分的认识》一课,教师一般这样设计:课件或学具钟演示分针转动了一圈,时针转动了一大格,提问:你发现了什么?如果在实际教学时照此执行,尤其是在教学农村小学的二年级孩子们,会造成多数学生不知所措,如此“干瘦”的教学行为收效甚微,对于观察力不是很强的孩子,教师的引导点拨是非常重要的。在上这节课时,我是这样处理的:边演示边提问:你发现时针与分针

7、是怎样走的?生1:他们都向同一个方向走的。生2:—个慢,一个快。师提问:当分针转了一圈60个格子后停下来,你发现时针走了多少?生:时针走了一大格。师:分针走了60个格子,是多长时间?(60分钟),同时,时针走了1大格,是多长时间(1小时),这说明了什么?生:1小时与60分钟相等。师再次演示,让学生判断正误,然后小结:分针走60个小格,是60分,同时,时针走了一个大格,是1小时,说明1时=60分。至此,时分关系这一教学环节才算结束。这看似有些冗长,但学生对于1小时=60分钟这个关系是在教师的引导点拨下口己发现的,其教学效果远远好于演示后直接把“你发现

8、了什么”这个问题推给学生。总之,数学教学不仅仅是要求学生掌握现成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欲望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