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改良式留置导尿操作法的临床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改良式留置导尿操作法的临床探讨改良式留置导尿操作法的临床探讨摘耍:目的促使导尿患者留置尿管前后,减少尿路感染的发生,拔管后顺利排尿,舒适度增加。方法对实验组的留置导尿患者实施改良式操作法。结果经比较,两组患者拔管后顺利排尿、尿路感染及舒适情况有显著差异。结论实施改良式留置导尿操作法可减少留置导尿患者尿路感染及拔管后尿潴留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关键词:留置导尿;改良操作;舒适留置导尿是临床常用的诊疗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围手术期、泌尿系统疾病的治疗以及危重患者的尿量观察等,是一项重要的操作技术。长期以来,仅对导尿插管的方法、步骤进行了规范,忽视了患者的舒适和并发症的预防,以至于
2、部分患者出现尿路感染、不适、拔管后尿潴留等现象。为此,我科选取2014年1月飞月的50例留置导尿患者实施改良式的操作法,减少了尿路感染的发生,促使拔管后顺利排尿,减少了并发症。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月〜3月在我科住院的并行留置导尿的患者100例,其中男性48例,女性52例,年龄14~88岁,平均71.2岁。1.2实验分组应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50例,男23例,女26例。对照组50例,男21例.女29例,两组患者病情、年龄、留置尿管时间经统计学处理无差异,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统一用Fdley导尿管,一次性密闭引流系统。对照组患者给
3、予常规的操作法,实验组患者实施改良式的操作技术。1.3方法1.3.1选择合适型号的硅胶导尿管研究证明[1],橡胶导管引发尿道炎占22%,而硅胶导管仅为2%,成年男性一般采用14号〜16号气囊尿管,女性选择16号〜18号气囊尿管。导尿管质地和直径的大小选择不当,增加尿道的刺激和损伤,将更加重尿道的感染。1.3.2预先连接尿袋打开导尿包首次消毒后,检查气囊有无漏气,是否通畅,先将导尿管连接尿袋然后再润滑,消毒,插管,尽量保持导尿系统的密闭性[2]。1.3.3插管深度当尿管插入尿道,可嘱患者深呼吸:①分散其注意力;②松弛盆底肌肉,可使尿管置入过程中阻力减小,插入深度宁深勿浅[3
4、],气囊导尿管的头部到气囊的距离为Ocm,要将气囊完全放入膀胱,必须见尿后将尿管插入6cm以上,再慢慢往冋拉,这样气囊才不会因插入过浅而损伤尿道[4]。1.3.4清洁尿道口,2次/d。预防UTI的主要环节是防止尿道口细菌定植,洗必泰与清洁水护理尿道口,发生菌尿及UTI的儿率没有明显差异,而清洁水护理尿道口无刺激性,•且舒适度增加[5]。1.3.5拔管时机预防拔管后尿潴留,关键是要尽量缩短置管吋间,早期拔管可以减少对尿道长吋间的刺激,有利于膀胱功能的恢复。留置尿管患者膀胱充盈时拔管比膀胱空虚时拔管要好,自然排尿成功率为97.46%[6]o1.3.6拔管技巧当用力抽尽气囊内液
5、体后,气囊部位会留下数条深约lcni的皱褶,导尿管拔出吋,皱褶与尿道黏膜摩擦引起疼痛;如将液体回注0.5ml,褶皱即可平复,再将导尿管左右转动后缓慢拔出,即可明显减轻疼痛[7]o1.3.7督促排尿导尿管拔除后立即给予患者饮温水500ml,并督促持续适当均衡饮水。拔管后3h开始嘱咐患者排尿,使患者在精神松弛情况下,在拔管后3〜5h内完成首次排尿[8]。第1次排尿成功,应及时给了鼓励和指导,以后排尿就不存在问题。2效果评价2.1评价方法实验组患者于拔管后第1次排尿时即留取中段尿做培养,标本接种、细菌培养严格按临床检验操作规程[9]要求进行。比较两组患者CAUTI发生情况、顺利
6、排尿情况及舒适情况。2.2统计学方法数据应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秩和检验。2.3结果2.3.1两组患者拔管吋疼痛程度比较见表lo由表1可见,两组患者拔管时疼痛程度比较,H二8.554,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2.3.2两组患者拔管后排尿情况比较见表2o由表2可见,两组患者拔管后排尿情况比较,146.102,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顺利排尿情况优于对照组。2.3.3两组患者CAUTI发生情况比较见表3o由表3可见,两组患者CAUTI发生情况比较,H二4.600,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7、实验组CAUTI发生情况低于于对照组。3讨论本实验结果显示,实施改良式留置导尿操作法有现实意义,实验组疼痛程度、顺利排尿情况优于对照组;CAUTI发生情况低于于对照组。我们实施改良式的留置导尿操作法,减轻了患者拔管时的疼痛与不适感,又利于拔管后尿液的及时排出,同时也减少了发山感染的机会,使患者享受高质量医疗服务的同时增强了医患Z间的沟通交流,改善了医患关系,体现了医患合作的过程,对提高治疗质量,增加患者满意度有积极意义。参考文献:[1]中野博.导尿引起的感染及其预防管理[J]•国外医学・医院管理分册,1989,6(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