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感染与留置导尿相关临床问题的探讨

尿路感染与留置导尿相关临床问题的探讨

ID:21992001

大小:5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6

尿路感染与留置导尿相关临床问题的探讨_第1页
尿路感染与留置导尿相关临床问题的探讨_第2页
尿路感染与留置导尿相关临床问题的探讨_第3页
尿路感染与留置导尿相关临床问题的探讨_第4页
尿路感染与留置导尿相关临床问题的探讨_第5页
资源描述:

《尿路感染与留置导尿相关临床问题的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尿路感染与留置导尿相关临床问题的探讨覃文娴(广丙蒙山县人民医院护理部广丙蒙山530023)【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0-0332-02医院内或家庭护理中,留置尿管均可造成尿路感染。在美国,仅急诊和重症监护病房每年尿路感染发病就有100万例以上,并在医源性血液感染原因中,占第2位[1]。因为长期留置尿管易造成尿管内细菌形成群落,即形成生物膜(薄层)感染,而造成难治性持续性感染[2]。当患者一般情况好时尿路感染的临床表现不明显,但当全身状态欠佳或尿流不畅时则容易发展为

2、急性肾盂肾炎乃至败血症,并可能因此而威胁患者生命。因此做好尿管护理是很重要的。1感染途径与常见致病菌1.1导尿操作是尿路感染的直接原因插管导尿为侵入性操作,常导致尿道黏膜的损伤,从而破坏了尿道黏膜的屏障作用,为细菌侵入及增殖创造了条件。1.2留置导尿的腔外途径感染一般尿道口内I一2cm有少量细菌,且因临近肛门而易受粪便及分泌物的污染,如果留置导管时未清洁消毒尿道则尿道口的细菌就会沿导尿管与尿道间隙上行并种植于膀胱,导致尿路感染。1.3留置导尿的腔内途径感染导尿管腔内逆行感染病原菌,细菌可经导尿管与引流管连接处或储尿袋排

3、出U污染,进入膀胱引起菌尿。李麦玲等[3]调查一组病人发现: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侵入的方式为逆行性感染,其中管外逆行约占80%,管内逆行约占20%。在女性,多数细菌是由直肠和阴道内细菌沿尿管周途径侵入;男性则多为外源性微生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尿路引起感染[4]。据报道短期留置尿管发牛.的菌尿通常由一种病原体引起[5],多数为内源性肠道菌,最常见的是大肠埃希杆菌,其他依次为肠球菌、假单胞菌属、克雷白杆菌属、葡萄球蘭、沙雷蘭属等。长期留置尿管(>30d)的尿路感染(尿感)一般是由多种微生物所致,最常见的尿路病原体依次为

4、大肠埃希杆菌、变形杆菌、假单胞菌属、摩根杆菌不动杆菌、普罗威登斯菌属等。2留置导管时间与尿感关系钟秀英[6】调查61例留置导尿患者,结果显示导尿管留置1、2和14d吋泌尿系感染率分别为1%、5%和100%。李秀芝报道[7】开放式引流吋,留置导尿5d以上者菌尿发生率为100%。说明医院泌尿系感染与导尿管留置时间冇直接关系,尿管留置时间越长,感染率越高。因此留置尿管因在别无他策的解决排尿障碍的情况下或为了准确测定排尿量才采用,是一种短期的排尿方法,对于必须长期采用导尿术排尿的病例,应考虑采用膀胱造瘘排尿。3预防措施3.1与

5、尿管奋关的预防导管的选择与插入应当尽量减少对尿道的影响,在保证尿流的前提下,尽量选用细号导管,一般用16Fr管即可,气囊充填通常采用10ml左右的火菌蒸馏水,管周围如旮漏尿情况,也不宜换用粗号导管或增加气囊充填容量,因为如此可导致病情加重。留置导管插入之后,为了防止苏压迫和摩擦,必须固定牢固。由于尿管留置7d以后,尿管面、尤其在内腔多己形成细菌生物膜,大约40%的患者(尤其是家庭患者)可因之出现尿管堵塞[8],一旦尿管堵塞而又未被及吋发现,即使是非致病菌或弱致病菌,也可在几小吋内发展成严重的感染,如:肾盂肾炎、脓毒败血

6、症甚至休克。由于0前尚没冇药物治疗生物膜,最好的措施就是拔除导尿管。3.2插管环节在插管的过程中保护好尿道粘膜,就意味着保护好阻止细菌入侵的第一道屏障。毛南如等[9]报道在插导管时,采用石蜡汕加丁卡因润滑导尿管,可扩张尿道扩约肌,减少尿道内皮的机械损伤,同吋加强尿道U护理,对插管7d内的患者预防泌尿系统感染冇较好的效果。3.3尿道口护理置管后,每日2次苯扎溴铵清洁尿道口并滴入氯霉素眼药水,预防尿道感染,而尿道U及便后肛门UlPVP碘消毒,可防止尿道与尿管之间的空隙引起逆行性感染[10]。张海英[11】为减少尿道外细菌的

7、定植,主张每日用0.05%碘附棉球檫洗外阴及尿道U2次,以保持外阴部的清洁,要求擦洗顺序严格按照无菌操作原则,1个棉球只用1个部位,并在尿道U覆盖浸有0.01%氯已定液的消毒海绵直径为3—4cm,厚约0.5cm,每日换1次。3.4尿袋护理0前,虽然导尿引流系统已从开放改为密闭式,在严格的无菌操作下,泌尿道感染的发生率己明显降低。但是,随着尿管留置吋间的延长,泌尿道感染的发生率逐渐升高。陈培红、秦秀凤等[12][13]统计每天更换集尿袋1次,细菌培养阳性率明显高于3d更换1次,这是因为集尿袋的频繁更换会破坏其密闭性,造成

8、导尿管末端与集尿袋连接处污染,因此主张采用密闭式引流系统的,应尽量减少分离及打开密闭式导尿系统,集尿袋3d换1次;气囊硅胶导尿管一般情况下每月更换1次即可。注意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应认真消毒各接头,并保持尿液引流通畅。引流管和集尿袋的位置切忌高于膀胱。长期留置导尿病人要采用夹管,定吋开放,既可锻炼膀胱功能,也可防止逆行感染。3.5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