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表扬艺术(教师论文)

浅谈表扬艺术(教师论文)

ID:44408625

大小:16.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21

浅谈表扬艺术(教师论文)_第1页
浅谈表扬艺术(教师论文)_第2页
浅谈表扬艺术(教师论文)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表扬艺术(教师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表扬艺术——读《表扬》有感江西省于都县于都中学谢莉15970072548作为一名走上讲台不久的新老师,总有种强烈的愿望想尽快寻求到让学生喜欢口己从而喜欢这门课程的方法。首先让进入我脑海的就是多多表扬激励学生,让他们觉得自己是一定可以学好这门功课的。我也在不断的尝试总结•但在看了《中国教师报》(2010.8.25)“新观察”版里任我行老师写的《表扬>>后,脑海里不断的回忆起我平时对学生的一些表扬方式,借此我也好好的反省了下•其实说到表扬,有谁不会,甚至遇到江郎才尽实在没有词语來表扬了,像文章中作者的妻了所说的用有个性,有特点之类的话

2、语也不失为对对方一种很好的肯定。可是把表扬作为一种育人艺术,去开启心灵,启迪智慧,挖掘潜能,张扬个性,将表扬用鲜活,用出高效,确实就不容易了。下面我想就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表扬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首先凡事都要有个度,不合时宜或言过其实的表扬,有吋不但起不到应有的效果,还有可能适得其反。在一次公开教学中,我为了让整堂课气氛活跃点,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我决定不论学生回答正确与否,我尽可能的面带笑容得赞扬学生:“你真聪明!”“你真棒!”“回答得真不错!”,随即要求学生以回答的同学以“啪一啪一啪啪啪”整齐划一的表扬的掌声。课堂上赞扬之声不绝于耳,气

3、氛似乎不错•但课后回想起來许多表扬让自己都莫名其妙。所以我得到个教训,过多过滥的表扬,甚至是不切实际的表扬,不仅达不到表扬应有的激励效果,反而使得学生对这种廉价表扬逐渐麻木,忘记了自己的缺点,不知不觉中使每位学生在内心滋生一种无比的优越感,一旦这种感觉和事实相矛盾,比如考试的接连失败,便会对学生造成很大的伤害,这时自信的丧失就不是几句表扬的话可以解决的,可谓得不偿失。所罗门就曾说:“每日早晨,大夸你的朋友,还不如诅咒他”。说明过多、过分的表扬不见得对自己有好处。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运用表扬的技巧吋,应注意以下三点:一、表扬要真实。真实的

4、有价值的表扬,应该发口内心、合乎情理,感动学生的同时,催人奋进!错误的表扬往往影响了学生的求知,很可能一个错误就影响其一生贻害无穷。俗话说得好“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当我们在表扬学生“你真XX”时,要想一想是否“真的XX了”,能否通过我们的表扬领着他们走向“真”。二、表扬要适时。《学记》上有句话:“当其可吋谓时”。意思是说,要按照学生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时机对其进行教育,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当学生进步时,教师应作出积极的反应,及时给予表扬,尤其是对后进生的表扬更要及时,这样才可以取得非常好的教学效果。比如,每次考完我都会把公布进步了的学生

5、的名单放第一位,告诉他们每一个人都是蕴藏了无穷潜力的•不仅只是考试,善于发现学生的每一点细微的进步,甚至是一个坏的学习习惯的突然的转变,如上课看书会动笔做记号了。及时的表扬很可能成为学生发生巨大转变的关键。三、表扬要具体。具体化的表扬由于针对性强起到的效果也更佳。比如在学习〈〈孔雀东南飞>>时,我让学生改编成剧本,学生在课堂表演后,先由学生点评,学生往往点评的比较笼统,我就会具体的指出哪些地方需要修改,学生竟然修改后还主动要求再试一次。这次让我感触很深,学生是很希望得到老师的具体的点评,她们会乐意的有针对行的修改。因此,表扬都要有一定

6、的目的性,针对性,要恰当而具体,才能使学生明确自己的长处和优点,激起学生的进取心和荣誉感,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再次,表扬的要富于变化。主要算是表扬语言的变化•这与教师的文化素质、业务能力及教育机智都是分不开的。如果一位教师只盯着学生的学习,那么,他的表扬语言就局限在学习方面了。从学生的全面发展来看,我们应该全面了解学生的个性特长、兴趣、习惯等各方面的情况,善于发掘学工的闪光点,让学生充分认识自己,肯定自己,这样极有利于学生良好个性的形成。如一个学生说:“春风是绿的。”按常规,教师不说学生是“瞎讲”,也一定会说学生回答是错的,但是这位教

7、师却表扬了学生。他说:“你是诗人!只有诗人才能说得这么美!”教师的这种点评,肯定中有否定,不伤学生面子,充分体现了这位教师过人的教育机智。我想这就需要老师做个有心人,真正的了解学生,发自内心的去欣赏学生.总而言之,教师对学生吝啬自己的表扬是不对的,但不问青红皂白,对学生廉价表扬又走向了另一极端。表扬也是一门艺术,只要我们掌握表扬的艺术,在教学中恰当运用,必然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