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题指导和经济史教学建议

解题指导和经济史教学建议

ID:44349309

大小:7.65 MB

页数:88页

时间:2019-10-21

解题指导和经济史教学建议_第1页
解题指导和经济史教学建议_第2页
解题指导和经济史教学建议_第3页
解题指导和经济史教学建议_第4页
解题指导和经济史教学建议_第5页
资源描述:

《解题指导和经济史教学建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经济模块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2016.3.10一.定位是前提二.考情是方向三.知识是基础四.材料是保障五.解题是关键经济模块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定位是前提1.高一历史教学的挑战①高中转型②课时较少③内容偏多④文理分化⑤师资薄弱2.高一历史教学的任务①落实基础②材料解析③解题训练④高考研究⑤争取生源3.高一历史教学的问题讲不完①高三思维②以本为本③兼容并包讲不透①没有重点②没有中心③没有根基4.高一历史教学的定位■半文半理■半学考半高考■既反左,又反右,但关键是反左考情是方向2015年高考历史试卷格局类型范围数量全国卷Ⅰ卷河南、河北、湖南、湖北陕西、山西、江西7Ⅱ卷黑吉辽蒙(东北

2、)宁甘青新(西北)滇藏贵桂(西南)12地方卷单科海南、上海、江苏3文综广东、山东、四川、重庆、福建、安徽北京、天津、浙江92016年6个省份将加入全国Ⅰ卷,试卷总数由14减为8份。1.阅读量大6.关注史法2.脱离课本7.思维创新3.难度偏大8.侧重概括4.最佳选择9.学术成果5.设问开放考情是方向知识是基础1.课时结构2.单元结构3.模块结构4.学术功底优化知识结构低水平的老师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高水平的老师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上海特级教师包启昌:一节课一个中心!如果一节课的重点有三个以上,就没有重点可言了。■人大附中特级教师李晓风:可以设想一下,在一堂历史课上,充斥了教师和学生支

3、离破碎的对话和没有史实依托的肤浅的议论,学生又得到了什么呢?我想强调,一堂历史课,必须有清晰完整的知识结构和逻辑结构。上完这一节课后,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一条印象深刻的、脉络清晰的纲,并做到纲举目张。相信这将更加有助于学生建构起相应的能力和价值观。中心主线往往隐藏于教科书之中,需要我们深入挖掘。一课的中心不是唯一的、固定的,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阐释。中心主线的新颖程度,取决于教师的业务功底,影响着教学的质量高低。井田制土地私有地主私有制自耕农私有土地兼并田庄兴盛(汉至唐)租佃关系(明清)均田制度农民起义君主私有制税制改革铁器牛耕第2课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租佃关系的进步性:人身自由、

4、生产积极性、农业稳定发展一个世纪的回望——20世纪人类社会的改革实验民主社会主义实验(瑞典,1932)法西斯主义实验(德国,1933)资本主义调整实验(美国,1933)社会主义的实验(苏联,1936)都是对现存的资本主义制度不满·梁漱溟的乡村建设实验(中国,1931)(西安中学郭富斌第14课案例)德国想用暴力手段改变资本主义的世界秩序;美国想在资本主义框架内进行自我调整和完善;瑞典是在资本主义肌体内嫁接社会主义的因素;苏联要推翻资本主义重建一个全新的社会;梁漱溟是在儒家基础上嫁接资本主义的因素。一场悲壮的实验——苏联探索社会主义的三大实验第一次:追随理想的实验——按马克思设想进

5、行的实验第二次:面对现实的实验——列宁从国情出发进行的实验第三次:回归理想的实验——斯大林模式建立的实验第一单元中国古代历史的农耕经济1.历史地位:长期繁荣,世界领先2.经济重心:逐渐南移3.经济形态:农耕为主,工商从属4.主要原因:地理、经验、工具、水利、组织、模式、土地5.水平标志:铁器牛耕6.生产方式:小农经济7.核心制度:土地私有8.社会问题:土地兼并9.重大转折:春秋战国、两宋、明清时期新航路开辟政治革命殖民扩张思想科技工业革命鸦片战争自然经济解体民族资本主义洋务企业帝国主义曲折发展封建、官资第二单元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历史趋势:从农耕文明到工业文明从农耕文明

6、到工业文明,从自然经济到商品经济,是必修二模块的主题,也是中国近代百年的民族梦想。1.从农业经济向工业化经济过渡有哪两条道路?两条道路各自有何特点?道路: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斯大林模式)特点:①资本主义工业化道路,是渐进的,经历了原始积累、轻工业到重工业的过程,基础较扎实,体系较健全,但时间长,速度慢,并伴随血腥残暴的对外殖民扩张。②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集中国内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时间短,速度快。但经济结构不合理,农、轻、重比例失调,以牺牲农业为代价发展工业。经济模块主线2.这两条工业化道路最初各采用什么体制?其体制后来产生什么消极影响?又是如何完成突破的?其成功之处有

7、何共同点?体制:资本主义最初采用自由放任模式;社会主义最初采用计划体制。消极:自由放任导致国内和国际市场的无序和混乱,出现经济危机和社会动荡;计划体制导致活力不足、效益低下、民生困苦等。突破:自由放任在罗斯福新政后被国家干预体制取代;计划体制历经苏中等国改革,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从理论和实践上取得明显成效。共同:混合经济;市场与宏观调控;社会福利制度等。3.在中国近代和现代历史时期,我国开始工业化建设的标志是什么?后者选择了哪条道路?请分析当时我国选择这条道路的原因。标志:中国近代的工业化从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