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程与教学论内容

小学课程与教学论内容

ID:44315318

大小:203.97 KB

页数:65页

时间:2019-10-20

小学课程与教学论内容_第1页
小学课程与教学论内容_第2页
小学课程与教学论内容_第3页
小学课程与教学论内容_第4页
小学课程与教学论内容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课程与教学论内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章基础理论篇一、课程概念的几种界说在教育领域中,课程是涵义最复杂、歧义最多的概念之一。要研究课程理论,理解课程实践,首先必须对课程这-•概念的涵义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从课程的要素或属性层面界定1、课程作为学科。容易陷入“学科本位”、“教材本位”:强调知识的客观性、权威性。(强调知识的共性)2、课程作为经验。容易陷入“学生中心”、“儿童本位”;强调知识的建构性、体验性。(强调知识的个性)知识观:“知识在任何地方都是同样的东西,人们不可能以任何方式去改变它”。“知识是个人主动构建的东西,是不断变化。”只有那些真正为学习者所经历、理解和接受的东西,才称得上是课程。知识的类型与结构:陈述

2、性知识、程序性知识与原理性知识科学性知识与人文性知识书本知识与经验知识(缄默的知识)规范知识与本土知识(二)从课程的功能或作用层面界定课程作为目标或计划。刚性的课程观,便于行政控制(课程二工厂生产线)。(强调结果和预设)课程作为活动或进程。弹性的课程观,提倡对话互动。(强调过程和生成)(三)从课程的层次或结构层面界定(美•古德莱德)5、经验的课程1、理想的课程2、正式的课程3、领悟的课程4、实行的课程课程的转化是增值的过程,还是耗损的过程二、课程内涵的发展趋势(-)从强调学科内容到强调学习者的经验和体验,进而强调课程的会话本质。(-)从强调目标、计划到强调过程本身的价值人们开始走出预期目

3、标、计划的限制,关注教学情境进行过程本身的教育价值,强调“过程课程”。这并不是不要目标、计划,而是把目标、计划整合于教学情境之中,使之促进而不是抑制人的创造性的发挥。(三)从强调教材的单因素到强调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因素整合当强调课程作为学生的经验、强调教育教学过程本身的价值的时候,必然会把课程视为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因素间持续交互作用的动态的情境。(四)从只强调显性课程到强调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并重所谓“隐性课程”,是指学生在学习环境(包括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体系)中所学习到的非预期性、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这类课程当然是非正式的、非官方的,具有潜在性和隐蔽性

4、,两者Z间的关系,一是显性课程必然伴随着隐性课程;二是隐性课程既有积极的作用,也有消极的作用,故教师在教学中要时时进行反思。三.课程与教学的关系(-)大课程小教学(二)小课程大教学(三)课程教学:两者的整合(融合)在实践中,关于课程与教学关系的三个隐喻(美•塞勒)这三个隐喻不仅涉及课程与教学的关系,而且还触及何为教学的问题。隐喻一:课程是一幢建筑的设计图纸;教学则是具体施工。作为设计图纸,会对如何施工作出非常具体的计划和详细的说明。这样,教师便成了工匠,教学的好坏是根据实际施工与设计图纸Z间的吻合程度,即达到设计图纸的要求来测量的。隐喻二:课程是一场球赛的方案,这是赛前由教练员和球员一起

5、制定的,教学则是球赛进行的过程,尽管球员要贯彻事先制定好了的打球方案或意图,但达到这个意图的具体细节则主要由球员来处理。他们要根据场上具体情况随时作出明智的反应。隐喻三:课程可以被认为是一个乐谱;教学则是作品的演奏。同样的乐谱,每一个演奏家都会有不同的体会,从而有不同的演奏,效果也会大不一样。为什么有的指挥家和乐队特别受人欢迎,主要不是由于他们演奏的乐曲,而是他们对乐谱的理解和演奏的技巧。I、课程改革的意义(-)课程的价值1、从学生的角度讲,课程是学生的精神食粮,课程内容的质量直接影响乃至决定学生智力、品格、个性、体质的发展。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播下什么种子,就会有什么果子。学生读什么书

6、,做什么作业,这是一件国家大事。2、从教育的角度讲,课程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课程是实施培养目标的蓝图;课程是学校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依据。图纸出了问题,无论如何施工,都没有好结果。(-)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选择推进素质教育的三个阶段:1、打“外围战”,“课内扎扎实实搞应试,课外轰轰烈烈搞素质”。2、打“攻坚战”,“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让课堂教学焕发生命活力”。3、以课程改革为突破口,素质教育开始进入全面、具体的实施!(三)本次课程改革的基本特征1、理念上是全新的2、内容上是整体的第二专题新课程:基础教育重建前言——课程改革的吋代背景美国教育家杜

7、威认为:“我们的生活正在经历一个彻底的和根本的变化,如果我们的教育对于生活必须具有任何意义的话,那么它就必须经历一个相应的变革。”所以,顺应吋代的要求,进行教育的转型与教育观念的更新变革是势在必行的。1.时代背景的基本特征①经济全球化全球意识、国际视野合作、交往、赞美、分享②信息时代信息意识与素养、信息获取与处理能力①可持续发展终身发展、自主思考并规划人生②知识经济(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创新精神、探究意识与能力③综合国力竞争日趋剧烈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