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4314868
大小:34.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10-20
《中医药防治早老性痴呆临床探究概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医药防治早老性痴呆临床探究概述摘要:早老性痴呆是一种以脑的退行性病变,脑细胞萎缩为其病理基础的痴呆症候群。中医积极防治有一定疗效。关键词:早老性痴呆;中医中药;防治近况❷中图分类号:R749.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717(2007)04-0776-02随着人口老年化,老年期痴呆的发病率逐年增加。痴呆分为两类,一类为血管性痴呆(VD):即必须是因脑血管病变引起的痴呆综合征。血管性痴呆主要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两大类。其中多发梗塞痴呆是其最常见和最重要的一种类型。二类为老年性痴呆(AD)又称阿尔茨海默氏病(SDAT),又名早老性痴呆,它是一种以记忆
2、力丧失和认知功能障碍为主要特点的原发性灰质脑病。❷早老性痴呆是一种以脑的退行性病变,脑细胞萎缩为其病理基础的痴呆症候群。在临床上,以起病隐匿,记忆力、智力呈慢性进行性减退,乃至部分或全部丧失,并影响到日常生活和社交活动能力为主要特征,可伴有精神和行为异常的表现。早老性痴呆,不仅威胁老年人晚年的健康与幸福,也给家庭带来极大的烦恼和困难。❷1AD在国内外发病情况❷据欧美国家的统计表明,60岁以上老年人6%〜12%发生痴呆,85岁以上的老人则有20%〜40%发生痴呆,其中半数以上为早老性痴呆。据统计,全球有超过2000万的人患有早老性痴呆。❷最近国内对42890名老
3、人进行的流行病学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北方地区60岁以上居民痴呆患病率为6.9%,其中早老性痴呆为4.2%。我国南方地区65岁以上居民痴呆患病率为3.9%,其中早老性痴呆为2.8%。估计我国现有痴呆的老年患者超过400万,其中早老性痴呆约占1/3o2000年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达1.3亿,占人口总数的10%;到2020年将达到2.3亿,占人口总数的20%以上。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使早老性痴呆患者的人数大幅度上升。据预测到2030年,全球患早老性痴呆的人数将达到6000万,仅我国就将有1200万。随着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这种病的患病率必呈上升趋势。早老性痴呆目前
4、既是一个严峻的医学难题,更是一个广泛的社会问题。❷2目前中西医治疗状况❷据报道:对AD的西医治疗有神经递质替代疗法、激素替代疗法、神经营养因子支持疗法、代谢增强剂、抗炎治疗、抗氧化剂、钙离子拮抗剂、基因治疗等,但前述的各种治疗措施,均为依据相应的病因和发病机理假说而进行的尝试。目前所采用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尽量减轻疾病过程中所出现的包括精神症状在内的各种症状,延缓痴呆的进一步发展。如果患者出现兴奋躁动和攻击行为,给予抗精神病药物进行治疗。情绪抑郁者用抗抑郁剂治疗,如用药物难以控制或有明显自杀倾向者在密切观察下进行改良电抽搐治疗。[1]老年性痴呆患者大多体质差,肾功
5、能减退,故极易造成药物在体内积蓄,产生严重的副作用。❷本病的病因至今未明,故无特殊疗法。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将治疗老年性痴呆的希望转向了中国传统医学。因为中医历来重视智力保健,早在《内经》中即对老年智能减退和老年痴呆的共同核心症状“善忘”,多有描述,后世又专立“健忘”、“痴呆”、“神病”等病证。中国传统医学对脑的结构和功能的认识,中医学关于脑的生理认识非常重视“神”的概念,认为脑主神明,脑为元神之腑,强调神是思维意识,精神活动的全部体现。在脑的功能方面,认为它是清阳之腑、主升,喜清恶浊,喜盈恶志,喜静恶扰。脑与五脏的关系密切,尤其是心、肾,“心藏神、”故心被认为是
6、“五脏六腑之大主,精神之所舍也”。肾为先天之本,肾虚与脑衰老的关系十分密切,因肾主藏精,精生髓,髓又上通于脑,脑为髓海。“肾藏志”故精足则令人体魄坚强,智慧聪颖。唐容川说:“事物之所以不忘,赖此记性,记在何处,则在肾经。益肾生精,化为髓,而藏之于脑中(《内经精义》)。”老年性痴呆系老年肾精虚损,精气不能上充于脑,以致髓海空虚使脑窍受损,元神失用,产生各种症状。所以随增龄而发生的肾精亏损、肾气不足常是脑衰老、老年痴呆发生的最基本变化。❷故从病因病机上分为:①肝肾不足,髓海空虚;②肾精亏伐,心神不守;③肝郁脾虚,痰瘀阻窍。治以益肾养心,辅以疏肝健脾,活血化瘀,祛痰
7、开窍之法。❷用辨证分型:肝肾两虚型方用左归饮合补肝汤化裁,药用熟地黄、山药、山茱萸、菟丝子、枸杞子、茯苓、炙甘草、当归、白芍、川苛、酸枣仁、益智仁、炙远志等。另用辽条参5g,炖水合中药同服。心肾两虚型方用天王补心丹合二至丸化裁。药用党参、丹参、麦冬、天冬、酸枣仁、柏子仁、女贞子等。痰瘀内阻型导痰汤加通窍活血汤化裁药用桃仁、赤芍、红花、川苇活血化瘀;益智仁、郁金、石菖蒲、娱蚣开窍等。阴虚阳亢型方以左归丸化裁,药用熟地黄、山药、山茱萸、菟丝子、枸杞子、牛膝、鹿角胶、龟板胶、肉桂、黄连、灯心草等。另外,可用冬虫夏草3〜5g,炖服,隔天1次。有文献示:利用现代医学及现
8、代生物学的技术,研制出具有调节神经细胞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