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老性痴呆发病机理

早老性痴呆发病机理

ID:18573928

大小:1.39 MB

页数:27页

时间:2018-09-19

早老性痴呆发病机理_第1页
早老性痴呆发病机理_第2页
早老性痴呆发病机理_第3页
早老性痴呆发病机理_第4页
早老性痴呆发病机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早老性痴呆发病机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早老性痴呆的发病机理研究南通体臣卫生学校医学基础教研室蒋冬话剧表演艺术家代表作:《龙须沟》中的程疯子、《骆驼祥子》中的老马、《茶馆》中的王利发1992年开始,记忆力开始衰退,反应日趋迟钝到1996年,说话和写字已经非常困难到2007年,半身不遂,自己的亲属不能辨认,完全丧失认知和行为能力于是之(1927~)美国前总统(1980~1988)1994年11月5日,向公众宣布自己罹患早老性痴呆直至病逝,完全失语,无法独立行走和进食,神志不清,连妻子和儿女都认不出来“在一条黑暗不见尽头的隧道中孤独前行。”——南希

2、·里根罗纳德·威尔逊·里根(Ronald Wilson Reagan1911~2004)(一)概述早老性痴呆又称Alzheimer病(Alzheimer’sdisease,AD),因德国医生Alzheimer于1907年的发现而命名。是以进行性痴呆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大脑变性性疾病,起病多在50岁以后临床表现:进行性精神状态衰变,包括记忆、智力、定向、判断能力、情感障碍和行为失常甚至发生意识模糊等患者通常在发病后5~6年内死于继发感染和全身衰竭一、早老性痴呆的病理与临床1.肉眼观:脑萎缩明显,脑回窄、脑沟宽,

3、病变以额叶、顶叶及颞叶最显著,切面见代偿性脑室扩张(二)早老性痴呆的病理变化最多见于内嗅区皮质、海马CA-1区,其次为额叶和顶叶皮质。银染色显示,斑块中心为一均匀的嗜银团,刚果红染色呈阳性反应,提示其中含淀粉样蛋白。中心周围有空晕环绕,外围有不规则嗜银颗粒或丝状物质2.镜下观(1)老年斑神经原纤维增粗扭曲形成缠结,在HE染色中往往较模糊,呈淡蓝色,而银染色最为清楚。多见于较大的神经元,尤以海马、杏仁核、颞叶内侧、额叶皮质的锥体细胞最为多见。是神经元趋向死亡的标志(2)神经原纤维缠结(三)早老性痴呆的病理诊

4、断由于Alzheimer病的病理变化均非特异性,故必须根据老年斑和神经原纤维缠结的数目及部位,结合患者的年龄和临床表现才能作出判断。参考美国诊断标准,并除外其它引起痴呆的原因,如血管源性痴呆以及其它变性疾病等,方可作出诊断患者年龄老年斑数(×200/mm2)神经原纤维缠结(×200/mm2)<50岁>2~5>2~5≤60>8>2~5≤75>10>2~5>75>15有或无美国诊断Alzheimer病的标准(四)早老性痴呆的十大危险信号病因不明本病的发病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①受教育程度:世界大多数地区的调查资

5、料证实,本病的发病率与受教育程度有关。文盲及初小文化人群中发病率最高,受到高中以上教育人群中发病率较低。病理研究表明,大脑皮质突触的丧失先于神经元的丧失,突触丧失的程度和痴呆的相关性较老年斑、神经原纤维缠结与痴呆的相关性更加明显。人的不断学习可促进突触的改建,防止突触的丢失二、早老性痴呆的病因②遗传因素:对本病中具有家属遗传史的病人(遗传性Alzheimer病)的研究表明,其控制基因在第21对染色体上,具有多个位点,某些位点与先天愚型(Down症)位点甚接近,因此后者的Alzheimer病发病率较高。③神

6、经细胞的代谢改变:缠结的神经原纤维中神经微丝、τ蛋白等细胞骨架蛋白呈现过度的磷酸化④继发性的递质改变:最主要的改变是乙酰胆碱的减少,由于Meynert基底核神经元的大量缺失致其投射到新皮质、海马、杏仁核等区域的乙酰胆碱能纤维减少三、早老性痴呆的发病机理(一)已经鉴定的与AD有关的基因1.淀粉样前体蛋白(amyloidprecursorprotein,APP)基因:定位于21号染色体2.早老素1(presenilin1,PS1)基因和早老素2(presenilin1,PS2)基因:分别定位于14号和1号染色

7、体3.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E,apoE)基因:定位于19号染色体4.巨球蛋白基因:定位于12号染色体(二)淀粉样蛋白假说1.在AD病程中可能发生一系列病理改变并最终导致淀粉样蛋白产生,尤其是一种长链β-淀粉样多肽的形成和沉积。这种多肽含有42或43个氨基酸,而含有40个氨基酸的短链型无病理作用2.已确定的APP、PS1或PS2基因的各种突变型均表现出这种长链型多肽的合成增加3.多种补体因子包括分裂素、转化生长因子β1(tansforminggrowthfactorβ1,TGFβ1)和白

8、细胞介素1可能与启动淀粉样蛋白产生的过程有关(三)自由基假说多年前就已提出的关于衰老的自由基假说认为,与年龄相关的活性氧簇(reactiveoxygenspecies,ROS)的蓄积导致细胞主要结构损伤,如细胞核、线粒体DNA、细胞膜以及胞浆蛋白。因此多年来许多研究者认为,自由基产生与ROS两者的失衡可能与大部分神经退行性疾病包括AD的发病机理有关自由基就是一些具有不配对电子的氧分子,它们在机体内漫游,损伤任何与其接触的细胞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