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中医对病证的诊断(二)

漫谈中医对病证的诊断(二)

ID:44299065

大小:2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20

漫谈中医对病证的诊断(二)_第1页
漫谈中医对病证的诊断(二)_第2页
漫谈中医对病证的诊断(二)_第3页
漫谈中医对病证的诊断(二)_第4页
资源描述:

《漫谈中医对病证的诊断(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漫谈中医对病证的诊断(二)漫谈中医对病证的诊断(二)中医诊察疾病的主要方法是望、闻、问、切四种,合称“四诊”。其中问诊最为重要,故孙思邈说:“未诊先问,最为有准。”《难经•六十一难》强调:“问而知之谓之工”。“工”有善长、仔细之意。说明问诊耍讲究方法和技巧,要有针对性和目的性。问诊的主耍内容问诊时,除年龄、性別、婚否、职业等一般情况外,病人的主症及病史当是询问的最主要内容。主症常常是病人主诉屮最感痛苦的症状和体征。有时病人叙述的症状(包括体征)很多,纷纭复朵,林林总总。但作为主症,一般只有一两个症状,医生必须善于抓住主症。如病人自诉头晕、汗出、口干、心悸、胸痛、倦怠乏

2、力等等。其中心悸、胸痛便是主症,可以初步考虑为心病,病位在心。围绕主症,再根据辨证的需要深入询问有关的兼症和病史,并结合其他三诊所得资料,做出正确诊断。对主症的询问除病变的部位外,还要问及主症的性质、程度、时间等情况。如主症为腹痛,则要追问疼痛的部位、时间、性质,拒按还是喜按,以及有否便秘、腹泻等。这都是为着辨病和辨证的需要。病史包括现病史、既往史、个人生活史、家族史等。现病史是指病人从发病到就诊时疾病的发生、发展及治疗经过。其中包括发病情况、病程长短、病变过程、治疗经过、现在症状等,其中现在症状,更是问诊的重点。问现在症现在症是病人就诊时所感受到的痛苦和不适,以及与

3、病情相关的全身的情况。现在症是疾病在现阶段病理变化的客观反映,是医生诊病、辨证的主要依据。清代陈修园曾依据张景岳的《十问篇》编成了言简意赅的《十问歌》,即:“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妇女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再添片语告儿科,麻痘惊疳全占验。”以上歌诀介绍了对成人、妇女及小儿的问诊项目,至今仍有一定的实用价值。但在临床运用时,要根据病人具体病情而问,不能千篇一律地逐项套用。一、问寒热“寒”与“热”是临床最常见的症状,故列于十问之首。寒,是病人口感怕冷、有恶风、恶寒和畏寒之分。遇风觉冷,谓Z恶风

4、;自感怕冷,多加衣被或近火取暖仍不缓解者,谓Z恶寒;若加衣被或近火怕冷能缓解者,则称Z畏寒。热,指发热,包括体温升高,或体温正常而病人自感全身或局部(如手足心)发热。问寒热,首先是问病人有否寒热的症状。若有,须追问寒热是否同吋出现,还是仅有寒或热一个症状。进而询问寒热的新久、轻重程度、持续时间长短,寒热的出现吋间或部位有何特点,寒热与体温的关系、缓解的条件及其兼症。临床较常见的寒热症状有发热恶寒、寒热往來、但热不寒、但寒不热四种类型。(一)恶寒发热是指恶寒与发热同时出现的症状。在外感疾病中,邪气由表传里,有否恶寒是辨别表证和里证的分界线。故有“有一分恶寒,便有一分表证

5、”之说。外邪犯表,卫阳遏阻,不能温煦肌表,故恶寒;卫阳不能宣发,遂致郁而发热。在寒热并见的情况下,若恶寒重发热轻,则是外感寒邪证的特点。因寒为阴邪,其性收引,卫阳郁闭,肌表失于温煦,故寒重热轻。若发热轻而恶风,则是外感风邪表证的特征。因为风性开泄,肌勝疏松,卫阳郁遏不甚,正邪交争不剧,故发热轻而恶风。也有只恶风而不发热的,多为肺卫气虚,肌表不固所致。若发热重而恶寒轻,则是风热表证的特征。因为热为阳邪,致病可使阳盛,阳盛则热,故发热重。风使謄理开泄,故有轻微恶寒。在外感表证中,寒热的孰轻孰重,不仅与感受邪气的性质有关,亦与感受邪气的轻重和正邪的盛衰有关。一般情况下,感邪

6、轻,则寒热俱轻;感邪重,则寒热俱重;邪正俱盛,则寒热俱重;邪盛正衰,则恶寒重而发热轻。恶寒发热虽是表证的特征性症状,但某些里热证亦可表现为寒热并见的症状。如肠痈、疮疡、瘟疫及邪毒内陷等,当正邪交争剧烈吋,病人既有高热、体温甚高,同时见有自觉恶寒严重,甚至寒战的表现。(二)但寒不热病人只感寒冷而不发热者,称为但寒不热。是里寒证的特征。根据发病的缓急和病程的长短,可见有“新病恶寒”和“久病畏寒”两种情况。新病恶寒,是指突然感觉怕冷,四肢不温,但体温不高。或者伴见胶腹、肢体冷痛,或呕吐泄泻,或咳喘痰鸣,脉沉紧等症状。此等情况多见于里寒证,因受寒较重,寒邪直中脏腑所致。所谓体

7、温不高,是在发病初始之时,随着病情发展,体温很快会升高。某些表寒证也会有这种表现,即开始怕冷不热,继而体温上升。怕冷是发热的前奏。久病畏寒,是指病人经常怕冷,手足发凉,但能得温缓解。一般伴有疲倦、自汗、面色(口光)口、唇舌淡红等症状,多因阳气虚衰,不能温煦肢体所致,故此称为虚寒。(三)但热不寒只有发热而无怕冷之感者,称为但热不寒。是里热证的特征。就病因而言,有虚实之分;就发热类型而言,则有壮热、潮热、低热Z别。壮热,即高热,体温在39°C以上而持续不退。常兼面赤、口渴、心烦、大汗出且汗出热不退,脉洪大等症。常因外邪内传,里热炽盛,蒸达于外所致。多见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