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可比特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60例临床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可比特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60例临床分析可比特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60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观察可比特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6年1月〜2007年12确诊哮喘病人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以抗感染、吸氧、止咳化痰等综合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在上术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可比特雾化剂,两组病人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30min,观察呼吸频率、心率、肺部哮鸣音及肺功能,对观察的数值进行记录分析。结果:治疗组有效率达100%,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可比特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显著,
2、在临床上值得推广。❷关键词:可比特;雾化吸入;哮喘❷中图分类号:R562.2+5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673-2197(2008)07-047-01❷❷哮喘是一种反复发作的喘息、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的门诊常见病,常伴有喉间痰鸣,以气道变应性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为主要特征。主耍发病率约占人口的2%,儿童与成年人都可发病,若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将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1]我院2006年1月、2007年12确诊哮喘病人60例应用可比特治疗,采用微型雾化器以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疗效,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❷1临床资料
3、❷1.1一般资料❷选取我院2006年1月〜2007年12确诊哮喘病人60例,均来自门诊患者,符合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对照组30例,男15例,女15例;两组年龄均在5〜60岁。两组病例数、年龄、性別、病情和病程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o❷1.2临床症状及体征❷哮喘发作前,大多有鼻痒、喷嚏、喉痒咳嗽、胸闷等先兆症状,多在夜间突然胸闷窒息,甚至发生呼吸困难,呼气延长,伴哮鸣。哮喘病发作时气道可逆性狭窄并导致呼吸困难,它的临床表现为气急、咳嗽、咯痰、呼吸困难、肺
4、内可听到哮鸣音,尤其是呼气时哮鸣音更加明显。❷1.3治疗方法❷两组均予以抗感染、吸氧、止咳化痰等综合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在上术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可比特雾化剂,直接用“口含式”压缩雾化器雾化吸人,每H2次,5~7d为一个疗程。治疗前及治疗后30min,观察呼吸频率、心率、肺部哮鸣音及肺功能,对观察的数值进行记录,对两组病人治疗5〜7d后进行疗效比较。❷1.4疗效判定标准❷显效:喘息、气促、呼吸困难、缺氧等症状明显改善,肺部哮鸣音基本消失;有效:上述症状有所改善,肺部哮鸣音减少;无效:症状无明显改善。[2]❷2结果❷
5、治疗7d后,对照组30例中,显效21例(70.0%),有效8例(26.7%)。治疗组30例中显效26例(86.7%),有效4例(13.3%),无效0例。治疗组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o由此可见,支气管哮喘给予可比特雾化吸入治疗后,各主要症状及体征完全缓解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表l)o❷3讨论❷支气管哮喘是多种炎性细胞、炎性介质及细胞因子参与的慢性非特异性气道炎症,这种炎症使易感者对各种激发因了具有高反应性,并可引起气道缩窄,其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
6、气促、胸闷、咳嗽等症状。对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尽快减轻喘息症状、缩短发作时间、减轻患者痛苦是治疗的关键。沙丁胺醇属于B受体激动剂,主要通过兴奋气道平滑肌和肥大细胞表面的B2受体,舒张气道平滑肌,减少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阻止炎症介质释放,降低微血管通透性,增加上皮细胞纤毛功能,缓解喘息症状。❷漠化异丙托品属于抗胆碱药物,通过阻断气道平滑肌上的M受体,降低迷走神经张力,扩张支气管,减少气道分泌物。抗胆碱药物通过与乙酰胆碱竞争M受体上的相同结合部位而发挥竞争性拮抗作用,从而减轻支气管的张力,缓解支气管哮喘的气道阻
7、塞症状。吸入抗胆碱药漠化异丙托品通过降低自主神经张力舒张支气管,其舒张支气管的作用较沙丁胺醇弱起效也缓慢,但副反应很少,可以和沙丁胺醇联合吸入治疗,使支气管舒张作用持久,弥补不足,减少副作用,增加疗效;并且,抗胆碱药物主要抑制支气管平滑肌上的M受体,由于M受体在气道的分布不均匀,大气道多,小气道少,因此抗胆碱药物对大气道的舒张作用更明显。[3]❷在治疗哮喘时,抗胆碱药与B2受体激动剂联合应用可增加疗效,在使用上也显示安全性和有效性,但不应以单一药物用于喘息的维持治疗。大量临床研究表明,稳定期哮喘雾化吸入抗胆碱药后均发
8、挥显著的支气管舒张作用,研究抗胆碱药与B受体激动剂联合用治疗稳定期哮喘的疗效,绝大多数结果显示,联合用药疗效,不但强于各自单用,而且维持时间也显著延长。这两类药经不同机制发挥气道舒张作用,因而疗效互不依赖,联合使用吋产生相加作用。❷参考文献:❷[1]王燕•基层医院治疗支气管哮喘的心得与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2007,12(12):1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