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典型麻疹2例治疗分析

不典型麻疹2例治疗分析

ID:44291827

大小:21.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20

不典型麻疹2例治疗分析_第1页
不典型麻疹2例治疗分析_第2页
不典型麻疹2例治疗分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不典型麻疹2例治疗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不典型麻疹2例治疗分析不典型麻疹2例治疗分析典型麻疹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流鼻涕、流眼泪、咳嗽,发热至3〜4天开始出疹。皮疹从耳后开始,逐渐到面部、胸部、四肢和手脚心。出疹的过程要3〜4天,后逐渐退热,皮疹也逐渐消退。整个过程大多为10天。然而由于现在的麻疹疫苗的应用,很多麻疹病人表现不典型。现将我院2例不典型麻疹病人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分析如下。资料与方法例1患者,女,2岁半。开始表现为流鼻涕,轻微干咳,5天后夜晚突然出现高热,达39〜40°C。白天热退,夜晚又高热,而II畏光流泪,剧烈干咳,夜不能唾。检查双眼睑水肿,眼结膜充血,无STIMSON线,无KOPLI

2、K斑,咽红。双肺呼吸音粗糙,未闻及干湿性❷事全身无皮疹,无肝脾淋巴结肿大。体格检查:血常规白细胞及淋巴细胞均正常,X线胸片正常。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使用抗生索及抗感冒药物治疗3天后,无明显疗效,患儿反复高热达39〜40°C。随后,在其洗澡时发现背部及胸前有少许散在似出血点样的红斑点。第2天变成少许稀疏红色斑丘疹,压之褪色。然后逐渐扩展到胸、颈、耳后,呈散在稀疏样斑丘疹,四肢没有。问及病史,患者曾在1周前,接触过麻疹患儿,口在8个月接种麻疹疫苗后,1岁半没有加强该疫苗。因此诊断为麻疹,给患儿对症处理,嘱其卧床休息,加强营养,补充足量的水分等一系列措施,患者逐渐

3、治愈。例2患者,男,25岁。因受凉发热3天来院就诊。主要临床表现发热、头痛、全身酸痛乏力。检查:眼睑无结膜充血,双肺呼吸音粗糙。辅助检查,血常规及胸片均正常,诊断为“上感”o用青霉素及地塞米松针静注后,热退。但是第2天后,患者出现前后胸部有少许稀疏红色斑丘疹,微瘁。当吋诊断为“青霉素过敏”,乂静注地塞米松加葡萄糖酸钙针。但是高热持续不退,皮疹渐渐增多,只限于前后胸部。问及病史和接种史,患者从未接种过麻疹疫苗,也未出过麻疹。因此诊断为“麻疹”O经口服“开麻葛根汤”治愈出院。讨论不典型麻疹初期临床表现极像“上感”,但也有区别。其表现在于:①患者未经过规律的麻疹疫

4、苗接种。②多见于冬、秋季。年龄不限,接触过易感者。③辅助检查血常规及胸片均无异常。④经退热、抗炎、抗病毒治疗仍不能退热,而且出现皮疹,就要高度怀疑“麻疹”O不典型麻疹的治疗与麻疹相同,一般只需卧床休息,加强营养,补充足量的水分,对症处理如高热退热,剧咳时镇咳祛痰,烦躁者给予镇静,继发细菌感染可给予抗生素。不可使用激素,在例1中由于早期没有诊断出是麻疹,应用了激素,患儿症状无改善,精神反而萎靡不振,延长了病程。不典型麻疹的预防:现在很多麻疹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主要是没有规律地接种麻疹疫苗。如上叙中例1、例2都是典型的病例。正确地使用麻疹疫苗是8个月接种,1岁半

5、加强,7岁时复种。进入大学的青年也要进行第2次麻疹免疫。因接种麻疹疫苗并不像得麻疹一样,使人终牛免疫。接种麻疹疫苗的抗体…般只能维持10〜12年。部分儿童在6年左右抗体会全部消失,抗体消失后乂成为易感者。现在很多母亲木身无抗体,当然也不能通过胎盘把抗体传递给新&儿。这也是很多8个月婴儿得麻疹的原因。临床症状表现不典型的原因:①自动免疫后的麻疹,即接种麻疹疫苗后出现的麻疹,皮疹以斑丘疹多见,而且发热,上呼吸道感染及全身屮毒症状较轻,麻疹黏膜斑出现较晚。②被动免疫后的麻疹是指注射过丙种球蛋口后发生的麻疹。一般表现较轻,潜伏期较长,可以达3〜4周,疹黏膜斑少见,疹

6、稀,胸背散在,出疹顺序不规则。③6个月以内婴儿出现的麻疹一般临床症状表现较轻,因为有母亲抗体的存在。④成人麻疹发热在39〜40°C以上占多数,麻疹黏膜斑存在,全身中毒症状重,常嗜睡,但是并发症少,愈后好。此外少数人可患2次麻疹,其中一半以上发生在第1次患麻疹的2年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