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安普贴和浓碘联合应用治疗褥疮及护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安普贴和浓碘联合应用治疗褥疮及护理安普贴和浓碘联合应用治疗褥疮及护理[摘要]褥疮是临床的护理难点,为攻破难关,关丁褥疮护理的观点和研究从未中断,并已取得一定的成效。参考已有褥疮护理理念,对临床工作中运用安普贴和浓碘(浓度为2%的碘酊)对褥疮进行治疗和护理,并辅以基础护理等所取得的效果及不足做出总结。[关键词]护理;褥疮;浓碘;安普贴[中图分类号IR4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0)-8-118-011临床资料收集我科自2008年1月〜2009年12月,市其他科室或院外带入褥疮患者24例。年龄23〜93岁,平均52岁。褥疮发病部位:紙尾部14
2、处,大粗隆部3处,踝跟部10处,枕部3处,共计30处。其中I期8处,II期12处,面积1cmX0.5cm〜8cmX9cm,III期6处,面积3cmX4cm〜4cmX5.5cm,IV期4处,面积3cmX4.5cm〜5cmX8cm。2治疗方法及护理措施2.1治疗方法充分暴露病灶,对创面进行处理,用浓碘涂擦后,待干燥予安普贴外贴保持密闭状态。(1)处理措施:①II期褥疮创面处理:II期褥疮一般有水疱形成,在无菌操作下剪破水疱,消毒创面。②III期浅度溃疡期褥疮创而处理:用无菌棉球清除创面的分泌物,先用3%过氧化氢清洗创面,再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直至分泌物完全清除[1]。③III期
3、坏死溃疡期褥疮的创面处理:请外科医生会诊,由医生在无菌操作下切除创面的坏死或失活组织,然后用3%过氧化氢和生理盐水反复冲洗,直至创面清洁,并对周围皮肤予以消毒。对于各期褥疮尽量保持溃疡面的干燥。(2)用药方法:用浓碘点涂创面(避免浓碘接触正常皮肤),干燥后粘贴安普贴,稍用力按压,使之粘实处于密封状2.2护理措施(1)评估与观察:每H对患者全面的评估,检查有无受压发红等异常情况,对于已发生褥疮者评估褥疮的分期、大小、部位,记录有无渗出液,分泌物的颜色及性质,处理及护理措施,肉芽组织生长情况以及褥疮的演变情况。因安普贴透明,可每H从外观察创面有无分泌物及发展变化情况并作记录[2
4、]o按上述方法治疗的褥疮不需每天换药,创面出现明显分泌物或安普贴的密闭性被破坏后更换即可。(2)营养支持:营养不良也是发生褥疮的内因Z—,也是直接影响褥疮的愈合因素,加强营养支持,予以高蛋口、高维生素、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不能进食者给予鼻饲保持正氮平衡,消化功能出现障碍者可静脉滴注高能营养物质,以增强抵抗力和组织修复能力[3]。同时加强全身及原发病的治疗。(3)基础护理:保持床铺清洁、平整、干燥,避免排泄物刺激,对于潮湿及经常受排泄物刺激部位可使用氧化锌软膏來减轻刺激并可使用爽身粉来保持干燥;减轻躯体部位受压,使用水垫或水囊保护受压部位,条件允许可使用康惠尔减压泡沫敷料减
5、压;严格落实翻身,尤其对已发生褥疮部位尽量避免或减少创面受压;科学合理搬动病人,减少摩擦力和剪切力。3结果I期、II期全部治愈,III期浅度溃疡期分泌物较少者明显好转,溃疡面积明显减少,持续治疗部分现存病人完全治愈,本次研究表明安普贴对坏死溃疡期及创面分泌物分泌多的患者效果不明显。4讨论褥疮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压迫是最直接的原因[4]o因此解除压迫,保证床单位清洁、平整、干燥,是预防和护理褥疮的基木条件,严格做到勤观察,勤翻身,勤按摩,勤擦洗,勤整理,勤更换。在治疗上,浓碘可保持较长时间的杀菌作用,对细菌、病毒、真菌及其砲了均有较强的杀菌作用,且该浓度下对皮肤黏膜刺激性少,
6、毒性低,对于坏死组织有一定的烧灼清除作用,褥疮局部用浓碘,能有效预防和控制感染,促进肉芽组织&长,达到清创、祛腐半肌的目的。安普贴则是模仿人体止常皮肤的功能,具有通透性和收敛性,它与伤口渗出物接触后即形成一层湿润凝胶为愈合过程提供有利的条件,但创面分泌物较多就会影响安普贴与创面的密合而影响疗效[5]。它的背衬光滑透明防水。一方面我们可不必揭去它即能随吋观察到疮面的情况;另一方面我们也不必担心卧床大小便失禁病人对疮面的污染。避免了反复换药对疮面的刺激,减轻了病人的痛苦,为细胞的生长提供了理想的生理性湿润环境,促进组织生长,加速创面愈合[6]o安普贴和浓碘的联合应用在I期、II
7、期及III期浅度溃疡期褥疮的治疗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具有临床实用价值。参考文献[1]张士民•压疮研究新进展.国外医学・护理研究分册,1995,14(5):193-194.[2]唐玉磊•褥疮护理新进展•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07,5(4):143-144・[3]王丽姿.伤口愈合的相关营养因素与护理.实用护理杂志,2002,18(9):55-60.[4]徐荣祥•烧伤医疗技术蓝皮书.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0:41.[5]孙兰芳•安普贴治疗褥疮的临床观察.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5,13(9):36-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