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4288658
大小:3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20
《[经典]颈动脉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价值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经典]颈动脉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价值探讨颈动脉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价值探讨[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血管病变的诊断作用与意义。方法对186例临床诊断为脑梗死及短暂性缺血发作(TIA)的患者,采用二维及多普勒超声技术观察双侧颈总动脉及颈内、颈外动脉、椎动脉形态、走行。内一中膜厚度,管腔内血流情况,并进行血流动力学检测。结果在186例患者中。颈动脉内一中膜增厚病例占96.7%,其中颈动脉有斑块形成的病例占81.2%,伴有不同程度颈动脉狭
2、窄的病例占38.2%,6例颈内动脉闭塞(单侧)。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密切相关,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在检测颅外段颈动脉疾病方面可作为一种优良的检测手段,能够准确检出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管腔狭窄程度及狭窄部位,为临床提供可靠诊断依据。以预防脑血管意外。[关键词]缺血性脑血管病;彩色多普勒超声;颈动脉粥样硬化[中图分类号JR445.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4208(2009)07-0017-02缺血性脑血管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给个人、家庭、社
3、会带来极大的负担。随着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其无创性、可重复性和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高检出率优势尤为明显。本文通过对186例临床诊断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患者颈动脉彩色多普勒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发现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颈动脉血管病变程度、预防脑血管意外方面的临床意义。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院2006年5月〜2008年7月,经临床诊断为脑梗死及短暂性缺血发作(TIA)的患者186例,其中男104例,女82例,年龄40〜82岁,且该组患者均经头部CT证实且临床症状符
4、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会会议制订的诊断标准。正常健康体检者100人,男性67例,女性33例,年龄30〜50岁,两组之间性别和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2方法仪器采用GEVivid7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10MIIZ线阵探头,声束与血流方向的夹角〈60度。患者均取平卧位,头偏向对侧充分暴露检查侧颈部,从胸锁乳突肌内侧开始纵向检查颈总动脉(CCA)、窦部(BIF)、颈内动脉(ICA)、颈外动脉(ECA)及椎动脉(VA)起始部。探头旋转90度,显示其横切面,测量血管内径、血管壁内中膜厚度(IMT)、有无斑块形成(斑块的位
5、置、形态、回声特点及大小等),狭窄段测量直径狭窄率。1.3检测指标和判断标准(1)左右颈总动脉内一中膜厚度IMT^l.Omm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改变。IMT$1.5mm且凸向血管腔内时判断为粥样斑块形成。(2)记录颈动脉有无斑块、斑块的位置及性质。斑块的判断标准:软斑,指形态不规则增厚,内部结构呈弱回声或等回声;硬斑。指斑块纤维化、钙化,内部回声增强,管壁呈不均匀性增厚,增厚的局部有粥样硬化斑块,团块回声增强,回声附着于管壁上,后方伴有声影;混合斑,软斑和硬斑并存。(3)颈动脉狭窄程度根据直径狭窄率即狭窄率二(原
6、管腔直径一最狭窄处管腔的直径)/原管腔的直径,共分为5个等级:正常,轻度狭窄(〈50%),中度狭窄(50%〜69%),重度狭窄(70%〜99%),颈动脉闭塞(〉99%)。(4)血流动力学指标:记录收缩期最大流速(PSV),舒张末期最低流速(EDV),阻力指数(RI)o1.4统计学处理数据均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采用X2检验。2结果2.1颈动脉IMT比较缺血性脑血管病组IMT为(0.94+0.21)mm,对照组(0.62±0.24)mm,缺血性脑血管病组〉对照组(P〈0・05)o
7、2.2颈动脉狭窄发生的程度及数量186例受检者由于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而造成管腔狭窄的病例71例。其中轻度狭窄32例(45.1%),中度狭窄21例(29.6%),重度狭窄13例(18.3%),闭塞6例(8.4%)。2.3颈动脉形成斑块的分布情况本研究中所检出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159例患者中,颈总动脉主干及颈动脉窦部97例(61%);颈内动脉起始段45例(2&3%);颈外动脉起始段23例(14.5%)。缺血性脑血管病组颈动脉斑块发生率、多发斑块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且缺血性脑
8、血管病组颈动脉软斑及混合斑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右统计学意义(P<0.05)o(见表1、2)狭窄、僵硬扭曲。参考其它文献,笔者提出了空腔征的CT表现及病理基础,在实际工作中,发现2例单发结节灶内及其边缘有数个较大空腔,内壁较光整,张力明显,大小约l・5~3・2cm。不同于蜂房样的CT表现。1例发现颅内转移灶,通过颅内病灶切除病理证实;另1例伴有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