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类语言文字运用

实用类语言文字运用

ID:44286364

大小:71.35 KB

页数:31页

时间:2019-10-20

实用类语言文字运用_第1页
实用类语言文字运用_第2页
实用类语言文字运用_第3页
实用类语言文字运用_第4页
实用类语言文字运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实用类语言文字运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14届高考语文三轮冲刺题点训练:实用类文本阅读【目标解说】筛选、整合文中重要信息是做现代文阅读题的基础,更是实用类文木阅读考查的重点。准确、全面是筛选、整合信息的基本要求。在实际做题过程中,考生恰恰做得不够好,不是遗漏了重要信息点,就是找得很多,或者没有很好地整理概括,导致答偏了。因此,二轮复习仍耍重点解决这个“老大难”问题,力求在答题过程中将信息要点提取得准确、全面。【真题回做】(2013•新课标全国I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按照“外国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往来”的条款,外国轮船在长江上触目可见,令国人深感屈辱。1925年10月,卢作孚邀约友人,集

2、资创办民生实业公司,积极投入以经济实力夺回内河航运权的爱国斗争。公司成立之初,整个家当只有一艘载重量70吨的小轮船,卢作孚就定下了“服务社会,便利人群,开发产业,富强国家”的公司宗旨,展现了他的强国宏愿。当吋,长江上游航运正被外国轮船公司控制着,不多的几家中国轮船公司濒临破产,卢作孚采取“人弃我取,避实就虚”的方针,在从未行驶过轮船的嘉陵江上开辟新航线,并在管理上大胆改革,使公司站稳了脚跟,将航线从嘉陵江发展到了长江。从1930年开始,民生公司“化零为整”,逐步壮大实力,先后收购了大批中外轮船,并控制了长江上游航运,将曾经不可一世的外国轮船公司挤出了长江上游。经过多年拼搏,到19

3、45年,民生公司“崛起于长江,争雄于列强”,不仅在长江沿线、中国沿海港口,而且在东南亚、美国、加拿大等地都有分支机构,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民营航运企业,卢作孚也被海内外誉为“中国船王”。(节选自刘重来《一个不能忘记的人》)胸怀强国愿望的卢作孚,是如何一步步成为“中国船王”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答案①采取“人弃我取,避实就虚”的方针,使民生公司的航运业务从嘉陵江扩展到长江;②“化零为整”,逐步控制长江上游航运;③在长江沿线、中国沿海港口及海外都建立分支机构,使民生公司成为中国当时最大的民营航运企业。解析本题从把握传主的人生轨迹的角度考查对传记的分析概括。文中比较详细地介绍了卢作孚通

4、过不同的经营策略使公司一步步发展壮大的过程,对具体内容进行概括即可得出答案。【错题回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六朝人物”张中行谢志浩1909年,张中行先生出生于河北香河。1931年,通县师范学校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自由的学术空气在三十年代初期的北平随风飘散。当时东北已沦陷,学生运动风起云涌。做学问还是搞政治,不可能不萦绕在学子们的心头。在胡适、钱穆、陈寅恪、傅斯年、吴宓、梁思成等学术名流的支撑下,尽管政治已进校园,但学府的生态和心态依然存在底线的从容。张屮行那一代读书人,耳濡目染,有着自由的呼吸,经过慎思明辨,然后有所确信,最后直道而行。危城北平,还是能够安放得

5、下一张平静的书桌。这一点,对理解像张中行辈分的学者,是很关键的。张先生一辈子本本分分,兢兢业业。大学毕业后,他在天津、保定、北平当过多年的中学老师。1949年,被分配到人民教育出版社,将后半生完全奉献于此。“文革”结朿之后,老先牛看到了中国社会的真正希望。所以他像出土文物一样,开始了自己辉煌的夕阳红。那个时代的《读书》,因为有冯亦代、黄裳、金克木、张屮行这样的老先生做台柱子,所以既有趣,又好玩。张先生穿越时光隧道,围绕北大教授,展开记忆。妙趣横生的人物,飘逸潇洒的岁刀,把读者带回到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也给了读者无穷的力量。难怪洪子诚在《当代文学史》中,特别推崇他的散文,认为其有大家

6、风范。长期的动荡生活,使得具有佛学修养的老先生,更多地想在困难的坏境屮,寻找一点人生的乐趣。1997年,88岁退休回家后,跟随女儿住在燕园,与季羡林、邓广铭、金克木相过从,被坊间誉为“燕园四老”。这儿位老哥,真是老顽童,居然合作研究起八股文。张先生还研究“文言与白话”“佛教与中国文学”。这些东西,可不是一般的教授说干就能干得了的。先生还支持过河北的一张语文报纸。主持报纸事务的赵晓龙先生与我友善,给我说过老先生的趣事。晓龙兄到北京办事,看望先生,在红楼附近的酒馆小酌。花生米一碟,二锅头一小瓶,简简单单,情趣盎然。先生还提议,和晓龙一起前往正定访古,在86岁高龄,回乡访古,凭吊古迹,

7、发思古之幽情,可谓殊胜因缘,堪称文坛佳话。民国时期,军阀割据,党派纷争,内忧外患,兵连祸结,很不太平。但短短三十八年恍惚间,让人觉得和六朝特别接近,有些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风格,产生了不少具有魏晋风度的人物。如今,金克木、张中行、季羡林都己化作云烟。六朝人物,真是越来越稀罕了。(选自《那些有伤的读书人》,有删改)1•根据文意,概括张中行先生“夕阳红”的具体表现。答案①支持教育事业: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工作兢兢业业,支持语文报纸。②散文创作成果丰硕:为《读书》撰稿,有大师风范,给读者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