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颈部淋巴结针吸细胞学120例诊断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颈部淋巴结针吸细胞学120例诊断研究[摘要]目的探讨颈部淋巴结针吸细胞学诊断的准确率及误诊原因。方法分析120例颈部淋巴结针吸细胞学结果。结果48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特异性炎34例,恶性淋巴瘤16例,转移癌22例。85例针吸细胞学与组织学诊断符合率为91.1%o22例转移癌中16例经临床及病理检查确定了原发灶。细胞学与组织学对照结果显示,细胞学有7例误诊,针吸细胞学误诊主要原因是吸取组织量少,对病变了解不全面。结论颈部淋巴结针吸细胞学诊断准确率较高,但对可疑病变及原发肿瘤的分型,需经组织学活检,
2、必要时免疫组织化学诊断分型。[关键词]淋巴系统疾病;活组织检查;针吸;诊断;鉴别[中图分类号]R55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0)-8-040-01针吸细胞学检查是一种安全、快速、微创的病理学诊断技术,现结合我院及歙县医院2004~2009年120例针吸细胞学结果进行分析,其中85例在同部位取淋巴结活检作病理组织学诊断,对比针吸细胞学与组织病理学诊断的结果,探讨颈部淋巴结针吸细胞学诊断准确率及误诊原因。1材料与方法1.1材料所选120例我院与歙县人民医院病理科2
3、004〜2009年12月接收的针吸细胞学的合格标本。其中男性68例,女性52例,年龄10-75岁,85例随后进行淋巴结原部位活检。1.2方法10ml注射器(7号针头),具体操作步骤:局部消毒后,左手固定肿块,用右手将针头刺入肿块,在肿物内不同方向进退2~3次,然后降低负压,迅速拔出针头,压迫止血,将组织于载玻片上涂片、固定,HE染色。2结果2.1细胞学检查结果120例颈部淋巴结针吸细胞学检查中,炎性疾病82例,淋巴结肿瘤38例。炎性疾病包括反应性增生48例,特异性炎34例,其中结核23例,结节病
4、9例Kikuchi病2例。淋巴结肿瘤包括原发性肿瘤16例,继发性肿瘤22例。2.2细胞学形态淋巴结反应性增生:可见各期增生的淋巴细胞,急性炎时可见中性粒细胞。淋巴结结核:干酪样坏死背景中可见淋巴细胞,组织细胞,类上皮细胞及多核巨细胞。结节病:增生的淋巴细胞为背景,可见多量类上皮细胞,无坏死。Kikuchi病:片状的细胞坏死碎片灶混杂组织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稀少或缺如。非霍奇金淋巴瘤:可见弥漫分布的核大,体积大小一致的肿瘤性淋巴细胞。淋巴结转移癌:淋巴细胞背景中,可见成团分布的癌细胞。2.3
5、针吸细胞学与组织学检查对照结果120例淋巴结肿大的病例中,85例取原部位活检病理检查,针吸细胞学及组织学检查对照结果见表针吸细胞学与组织学对照结果显示,细胞学检查有7例误诊,原因如下例转移肿瘤组织细胞体积较大、圆形、泡状核,异型明显,误诊为鼻咽癌。1例转移性肿瘤组织细胞体积小,大小一致,异型明显,误诊为转移性小细胞癌;1例反应性增生穿刺时仅抽到少许细胞,核染色深,有一定的异型性误诊为淋巴瘤;1例增生型结核和1例结节病仅抽到少许上皮样细胞和淋巴细胞误诊为反应性增生;2例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凝固性坏死被
6、认为干酪样坏死,而误诊为结核。2.4淋巴结转移癌原发灶的确定22例针吸细胞学检查提示为转移癌的病例,建议临床作相应部位的影像学等检查,其中16例经影像学等其他检查确定了原发灶,包括鼻咽癌11例、鼻咽部胚胎性横纹肌肉瘤2例、舌癌1例、肺癌2例。3讨论颈部淋巴结肿大是一种常见的病理现象,能反映淋巴结自身或身体其他部位的多种病变,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是常用的体表肿块诊断技术。我们分析了120例针吸细胞学检查中,85例取原部位活检作组织学对照,诊断总准确率为91.1%,文献报道淋巴结疾病针吸细胞学诊断总准
7、确率82%〜96%[1],反应性增生、结核、结节病、非霍奇金淋巴瘤、转移癌的准确率分别为96%、93.3%、88.9%,87.5%、90%,文献报道淋巴结转移癌针吸细胞学诊断准确率90%〜96%[2]O我们通过分析针吸细胞学与组织病理学对照结果,总结针吸细胞学误诊的原因,认为提高诊断的准确率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4)触诊、穿刺、涂片、诊断最好有同一医师“一体化”操作。(2)触诊时注意淋巴结的大小、硬度、活动度、有无粘连等。(3)穿刺时仔细体会针感。(4)正确取材是关键[3]。(5)熟悉掌握各种病
8、变的细胞学特点。通过对16例淋巴瘤的诊断经验,我们认为对可疑病变及原发肿瘤的分型,针吸细胞学仅可给予提示性初步诊断,必要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辅助诊断分型。参考文献[1]孙海斌,郑晓芙,张剑•颈部淋巴结针吸细胞学580例诊断分析冲华病理学杂志,2008,37(10):695.[2]李俊,沈霞.300例鼻咽癌颈淋巴结转移的针吸细胞学研究.实用肿瘤学杂志,1997,11(3):197-198.李志明,孔力新,张世国,等•针吸细胞学检查在临床诊断中的价值分析冲华医药杂志,2003,3(3):198-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