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4241202
大小:31.55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0-20
《小学主题班会设计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小学主题班会设计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主题班会课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德育的主阵地,是提高学生认识、发展学生能力、增强学生素质的重要载体。当前小学主题班会课设计存在一些不科学的做法,本文通过对小学主题班会设计现状的调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对策和建议。一、小学主题班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一)小学主题班会方案设计中存在的问题1•主题选择方面。一是班主任对班会主题内涵的理解不到位。以笔者所在学校二年级的一节主题为“奉献爱心”的班会为例。整节班会以班主任和学生讲述互帮互助的故事并进行情境再现表演展开,很明显,这里班主任对“爱心”内涵的理解不
2、到位,将主题窄化为“互帮互助”。爱心是指同情怜悯的心态(包括相应的一定行为),它是一种奉献精神,也是一种关怀、爱护人的思想感情。爱心不仅仅体现在行为上,也体现在心态上。爱心是一种善良的情感,一种发自内心的情愫,其对象不局限于人,也可以是物。二是选择的主题过大,不够具体。以六年级的一次主题班会“寸草能报三春晖”为例。此次班会设计的背景是:学生进入高年级,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日益增强,对父母的叮嘱开始产生逆反情绪,进而出现某种程度的叛逆行为,亲子关系受到影响。笔者以为,班会主题应该从父母的“唠叨”以及学生面对“唠叨”时的反应入手,“寸草
3、能报三春晖”这个主题太笼统,不够具体,容易发散。三是班主任过于追求面面俱到,常常顾此失彼。以三年级的一次主题班会“珍爱生命,平安出行”为例,班主任在方案设计中聚焦了校园安全.家庭安全、社会安全,虽然全面,但是一节班会课的时间有限,其实班主任完全可以将主题确定为“课间安全”,再由文明课间活动进行适当的引导延伸。2・目标确定方面。一是目标定位过于高远、全面、空洞,学生够不到。以五年级的主题班会“做负责任的好公民:我学习,我成长”为例,班主任按照“学科课程”的思路设定了主题班会的三维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知道感恩父母和老师;了解父母
4、和老师的辛苦和自己应承担的责任,理解父母和老师;能确立自己的学习目标并努力学习。这三个目标的设定缺乏层次性,表述过于抽象。二是目标只强调解决问题,站位不够高。站位不够高是指在设定主题班会目标时,班主任没有站在一定的高度,缺乏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以一年级的入学教育主题班会“我是小学生啦”为例。有班主任在设定目标时,将重点放在让学生了解幼儿园和小学的不同、了解小学的学习方法上,这样的目标不仅远离了入学教育的意义,还让一年级新生在对小学生活和学习没有一点体验的情况下,就开始接触学习方法的话题,显然是不科学的。3.内容选择方面。主题班会的内
5、容选择考验着班主任的素材搜集与积累能力以及对问题的分析理解能力。还是以“做负责任的好公民:我学习,我成长”班会为例。班主任为了让学生明白学习和责任的关系,选择了周恩来“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素材,这个材料不是不好,但是针对性和典型性不够,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太远。还有二年级的一节主题班会“厚德在积累中”,班主任选取了“慎独”的例子,显而易见,二年级的学生还不太能理解什么是“慎独”,其选材不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4•形式安排方面。一是模式僵化,形式主义严重。笔者在对主题班会设计方案的调查研究中发现,小学的主题班会大多呈现两种形式:一种是类似
6、于春晚的联欢会,请学生主持,不仅有华丽的主持串词,还有严格的仪式和程序;另一种是学生分别谈感受的发言会,班主任提出问题,请学生一个个发言。二是表演成分过多,德育的效果弱化,班会课俨然变成了一节才艺展示课。一些班主任为了让主题班会开展得更加成功,甚至会事先排练,这些表演成分过多的主题班会大大削弱了德育的真实性,而一遍又一遍的排演只会让学生对主题班会产生消极的情感体验。(二)小学主题班会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在班会实施过程中,班主任往往扮演着主导者和总策划者的角色,因为班主任这样的角色定位,带来了班会实施的一系列问题:一是忽视了学生在主题班
7、会中的主体地位。从众多的主题班会设计方案和实录中不难发现,“教师问,学生答”这种单一的一问一答、轮流提问的形式在班会实施中运用得还比较多。二是约束了学生的发展空间。有的班主任在设计主题班会时,不敢放手让学生自己研究与实践,都是教师自己确定主题.选择活动内容.设计环节,如果哪个环节需要学生参与,就会把学生找来,安排他们表演、发言,或者做些其他的准备工作。这样的主题班会背离了提升学生自我教育意识和能力的初衷。二、小学主题班会科学设计和实施的对策和建议(-)提高主题班会设计的质量1.主题选择强调“新”和“实”。一个好的主题能够为班会注入
8、“灵魂”。班会课主题的确定要讲究“新”与“实”:“新”是要根据新的形势、新的任务,根据热门话题确定活动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活动的吸引力;“实”是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结合学生思想动态、情绪变化,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开展活动,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