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人生哲學課程結合服務–學習探討學生獲益之研究

從人生哲學課程結合服務–學習探討學生獲益之研究

ID:44231199

大小:508.48 KB

页数:33页

时间:2019-10-19

從人生哲學課程結合服務–學習探討學生獲益之研究_第1页
從人生哲學課程結合服務–學習探討學生獲益之研究_第2页
從人生哲學課程結合服務–學習探討學生獲益之研究_第3页
從人生哲學課程結合服務–學習探討學生獲益之研究_第4页
從人生哲學課程結合服務–學習探討學生獲益之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從人生哲學課程結合服務–學習探討學生獲益之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課程與教學季刊2009,12(3),頁27〜56從人生哲學課程結合服務-學習探討學生獲益之研究林梅琴本硏究以問卷調查、訪談、觀察及文件分析等方法,探討個案大學人生哲學課程融入服務學習活動與學生學習獲益的關係'總計發出793份問卷,有效問卷爲743份,並訪談12名實施服務學習的授課教師、16名志工及2名服務學習中心承辦人員,再以次數分配、/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多元逐步迴歸等統計分析問卷資料。硏究結果顯示,師生肯定人生哲學課程納入服務學習的設計,學生給予授課教師引導程度的分數最高,亦能擁有良好的學習獲益,尤以認知和態度的改

2、變爲最,口服務學習的運作與學生學習獲益呈現顯著正相關,並以學生個人的認知與投入能有效預測其學習獲益。據此,建議服務學習屮心規劃深度志工培訓活動,建立教師設計服務學習的指標,提升志工帶領反思與問題解決能力,口授課教帥共同討論服務學習與課程內涵的關連性'具體引導學生瞭解二者結合的學習目標,促發學生的認同及投入,而學生亦須主動積極投入服務學習,開創個人的學習發展及成長。關鍵字:服務■學習、學習獲益、人牛哲學作者現職:輔仁大學教育領導與發展硏究所教授壹、研究動機與目的月艮務學習的起源,可回溯美國拓荒時期彼此合作且相互照顧的社區

3、傳統(林振春,2003),社區服務遂成爲美阈的重要文化(沈六,1997)0由課程觀之,服務學習能連結知識與經驗,且其止向硏究成果成爲教學與學習的策略,是具有服務與學習雙重目標的教學方式(林慧貞'2006;Reising,2006)。推動服務學習是從過程培養學生健全價値觀和社會關懷,同時增加有別以往的教學方式,以更生動教學發揮教學成效(楊百川,2004)o有鑑於服務學習結合專業課程已蔚爲風氣,個案大學爲落實人本關懷與全人教育,陸續整合服務與專業學習,全校必修之人生哲學課程即是其一。以學生全人發展爲本質的服務學習'亦是個案

4、大學的發展特色(莊慶信,2003),欲藉由體驗服務的過程,促使學生厚實專業能力之際,亦有情意態度的涵養。然而,檢視關於服務學習或人生哲學的相關硏究(尹美琪'2002;莊慶信,1996、2003;楊百川,2006),國內較少有由服務學習的角度探討學生學習獲益的影響性之硏究,是以,學生經由服務課程所獲得的學習獲益有待實證,也構築本硏究的硏究動機。據此,本硏究將從人生哲學課程結合服務學習的設計,探究其間的融合性,也試著從實際運作中,探討修讀人生哲學課程學生參與服務學習與學習獲益的現狀,以供人生哲學課程授課教師或服務學習屮心規

5、劃設計服務學習活動之參考依據。在探討前述主要硏究目的前,將先釋義本硏究的重要名詞及硏究可能有的硏究限制。—、名詞釋義探討人生哲學課程與服務學習相關課題硏究時,需針對硏究主要變項或名詞加以定義,故以下將界定本硏究所運用的重要變項或名詞之意義。(一)人生哲學課程係指個案大學全人教育課程屮,全校學生必修的基礎課程,其內涵含括理智、道德、藝術、宗教、生態、社會、政經、心理以及生理等九大範疇。(二)服務學習運作情形意指學生參與人生哲學課程服務學習的情形,以種籽志工功能展現程度、學生對於服務學習中心滿意度與遵守規範程度(以下簡稱爲

6、中心滿意度與遵守規範程度)、人生哲學教師引導程度及學生個人認知與投入程度四部分爲主要構面。依據四個構面發展量表,若於分量表得分愈高,表示該項推展情形愈佳,如若總分愈高,則代表服務學習的運作愈優。(三)服務學習獲益即個案大學參與人生哲學課程學生,經過服務學習之歷程,自覺其在參與服務學習過後的收穫情形。運用服務學習獲益量表加以測量,假若量表總分愈高,則代表學生的服務學習獲益愈好。(四)服務學習中心係爲個案大學特別設置的止式單位,負責推廣服務學習之理念'並統籌全校攸關服務學習之業務。(五)服務學習亦即以學習目標爲主,經由課程

7、與服務學習活動的結合,重視學生經由服務體驗而加深專業知識的學習及應用,希冀學生能從中擁有更多且持續的省思及具體行動,帶動社會的正向發展。二、研究範圍及限制本硏究以所有個案大學96學年度第二學期修習日問部人生哲學課程且參與服務學習的學生爲問卷普查對象,並透過訪談和觀察蒐集札1關文件。由於訪談和觀察屬於主觀性描述資料,本硏究盡力以多元資料進行交叉分析,但因資料的多元與龐雜性,使本硏究結果可能產生不完美歸納之限制,至於參與服務活動學生所塡答問卷屬自陳式量表,評估上恐有高估或集中的趨勢,致使結果推論可能受限。貳、文獻探討全人發

8、展是個案大學企望達到的目標,不僅厚實學生知識基礎,亦培養健全的人格,期使促發學生擁有關懷社會的具體行動,而服務學習活動及人生哲學課程皆涵蘊全人發展的性質,亦是個案大學的發展特色,然而,二者的結合是否能夠促進學生的學習獲益,則是本硏究極欲探究的課題。一、服務學習的意涵服務與學習兩種要索共同構成服務學習的基本槪念(林勝義,2003;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