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第三册专题十五第42讲

必修第三册专题十五第42讲

ID:44230600

大小:233.97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10-19

必修第三册专题十五第42讲_第1页
必修第三册专题十五第42讲_第2页
必修第三册专题十五第42讲_第3页
必修第三册专题十五第42讲_第4页
必修第三册专题十五第42讲_第5页
资源描述:

《必修第三册专题十五第42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42讲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落实主干知识系统梳理有序识记点抜迷津弥补断裂一、文化事业的曲折发展1.“双百”方针与新中国文化事业的繁荣(1)背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和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开展。(2)目的: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3)提出:1956年4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4)内容:在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在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⑸成就①涌现出一批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作品。②电影和戏剧创作百花争艳。⑹意义①是建设新中国科学文化事业的正确方针和根本保证。②使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活跃起來。2.“十年动乱”与文化凋零“文化大革命”期间,在“

2、红卫兵”、破“四旧”和江青等破除“文艺黑线专政”的鼓噪下,许多文化典籍被付之一炬,文物被洗劫,文艺成就被抹杀,文艺人士遭批斗。出现了文艺创作万马齐喑、文化园地百花凋零、戏曲电影只有“样板戏”一枝独秀的状况。3.文化事业的繁荣⑴背景①历史转折:屮共十…届三屮全会的召开,开始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②明确方向:1979年第四次文代会提出“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总方向。(2)表现:国家设立一批文化艺术奖项,促进了文化精品的创作与繁荣,推动了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发展。辨析比较(1)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与新中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战国时期的“百家争

3、鸣”反映的是政治斗争的激烈,流派多且阶级阵线鲜明。新中国时期“双百”方针中的“百家争鸣”主要体现在学术上,没有阶级的差别与对立,两者实质不同。(2)“百花齐放”与“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是指文学艺术的不同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百家争鸣”是指科学上的不同派别,可以自由爭论。二、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1.社会主义教育的兴办(1)根据《共同纲领》规定的教育方针,新屮国逐步建立起新的教育管理制度和新型教育制度。(2)向工农和工农子女“开门”是新中国教育方针和政策的重要内容。1954年宪法又正式将教育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性质确定下來。(3)刘少奇倡导“两种教育制度”和“两种劳

4、动制度”;采用多种形式办学的方针。(4)到1965年,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培养造就了一大批国家经济建设的新生骨干力量。1.“文化大革命”中的“教育革命”(1)对教育的冲击:“文化大革命”时期,各学校的“停课闹革命”、知识青年的“上山下乡”运动、改革教学体制和学校学制的“教育革命”等,使中国的教育事业受到严重冲击和破坏。(2)影响:使中国出现了“文化断层”“人才断层”的局面,严重影响了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和现代化事业的发展。2.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教育事业的发展(1)推动教育发展的措施①“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教育界进行了拨乱反正,使各级各类教育都跨上

5、了新台阶。②19力年12月,恢复高考°③建立屮小学教师参评高级职称等制度。④1983年,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方针。⑤199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调坚持以教育为本。@1980年以来,初步建立起屮国教育法律法规体系的基木框架。⑵成就①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了青壮年文盲。②中等职业教育、普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均取得巨大成就。③培养了大批人才,为现代化建设注入了无穷活力。归纳总结“一、二、三、四”归纳现代中国的教育一个方针: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二种制度:全日制与半工半读教育制度。三个阶段:新中

6、国成立初期形成体系;“文化大革命”时期一片混乱;新时期蓬勃发展。四项决策:恢复高考、“三个面向”、义务教育、“科教兴国”。三、现代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1.科研的起步与国力的展示(1)发展科技的措施①确立自力更生的发展方针。②成立中国科学院和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等科研机构。③吸引海外的知识分子归国,政府还大力培养科技人才。①1956年,国务院编制出《十二年科技发展远景规划》,掀起“向科学进军”的热潮。⑵成就①国防a.1958年,屮国第一座实验性原子反应堆建成。b.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c.1967年,中国成功爆炸第一颗氢弹。d.1970年,中国第一

7、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②医学:1965年,中国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结品牛胰岛素。③农业:1973年,釉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1.走向世界的中国科技(1)原因: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1988年邓小平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艰辛努力;“863计划”“火炬计划”等重大科技规划相继实施。(2)成就:在核技术研究和应用、空间技术领域、运载火箭研究、信息技术领域、生物工程领域等五大方面取得巨大成就。易错提醒(1)“两弹一星”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其中“两弹”不是指原子弹、氢弹。(2)“两弹一星”研制

8、的直接目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