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材料题考前必看

文科材料题考前必看

ID:44216638

大小:331.71 KB

页数:27页

时间:2019-10-19

文科材料题考前必看_第1页
文科材料题考前必看_第2页
文科材料题考前必看_第3页
文科材料题考前必看_第4页
文科材料题考前必看_第5页
资源描述:

《文科材料题考前必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二文科历史期末总复习(材料题)考前必看必修一1.(14分)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在未来的发展中,要对人类社会发展有更大的贡献,就不仅要创造先进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而且要创造先进的政治文明。材料一中国近代的历史发展表明,在如何突破传统政治文明,推进中国社会从传统走向现代,从衰落走向复兴的问题上,中国社会形成了改良和革命的两大政治力暈。辛亥革命以革命的方式解决了屮国现代化过程屮的政治文明选择问题,传统政治文明屮的制度体系因此全面崩溃,辛亥革命标志着中国的政治文明开始从传统走向现代。材料二近代中国百年政治文明发展和转型的历程是艰难曲折的,然而,正是这曲折历程所形成的历史积淀、制

2、度积淀和精神积淀却成为今日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资源。从近代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实践的破产中,屮国共产党深深地意识到:屮国实现民主共和的理想必须与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紧密结合。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为纪念建党28周年而作的《论人民民主专政》,奠定了新中国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取向,不仅从整个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大潮流來把握人民民主,而且从近代中国政治文明转型的历史过程來把握人民民主。材料三1979年邓小平进一步明确指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改革开放以来20多年的政治发展,可以分为两大时期:一是政治形态复原时期,即使被“文革"扭曲的权力结

3、构、制度体系、政治生活和观念形态恢复到正常状态;二是政治形态转型时期,随着经济形态从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服务计划经济为取向的传统的制度体系、政治生活和观念形态必将日益不适应社会的变化和发展。——《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屮共屮央政治局第八次学习会议讲课稿请回答:(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屮“传统政治文明屮的制度体系因此全面崩溃”的具体表现?(2分)列举辛亥革命在现代政治文明制度体系建设上取得显著成就(3分)(2)根据材料二说明近代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实践的破产的重要原因(2分)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新中国和中华民国在政治文明制度建设上的本质异同点(3分)⑶结合所学知

4、识,为把“被'文革'扭曲的权力结构、制度体系、政治生活和观念形态恢复到正常状态”,以邓小平为核心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作了哪些努力?(3分)根据材料三,指出在政治形态转型时期,推动我国政治文明制度体系不断创新的原因是什么?(1分)答案(1)表现: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2分)成就: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确立了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3分)(2)原因:没有把民主共和的理想与民族解放、国家独立紧密结合。(2分)同:否定封建专制,实行民主政治。(1分)异:前者是社会主义的人民民主;后者是资产阶级的民主。(2分)(3)努力:加强集体领导;

5、健全三大民主制度;加强民主法制建设(3分)原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1分)2.(11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不借助中介或代表,自己对自己的事物进行直接管理,即人民不间断地直接参与行使权力,所遵循的原则是少数服从多数。一一乔•萨托利《民主新论》材料二英国著名哲学家和经济学家约翰•密尔指出:“国家的主权权力属于全体人民或公民,人民通过自己的代表行使这种权力。”材料三用豆子拈阎的方法来选举国家的领导人是非常愚蠢的。没有人用豆子拈阉的办法来雇佣一个舵手、建筑师或吹笛子的人,或任何其他行业的人,而在这些事上如果做错了的话,其危害要比在管理国务方面发生错误轻得多。一一苏格拉底

6、材料四它可以假借大多数人的意志所形成的道义的力量,坚定地、迅速地和顽固地去实现独夫的意志。——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请回答:(1)材料一、二所反映的人民行使权力的方式分别是什么?它们有何异同?(5分)(2)材料三、四评论的是哪一个材料中的政治制度?你如何理解这些评论。(3分)(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是如何避免材料三、四中的情况发生(1)方式:材料一是直接制民主;材料二是代议制民主。(2分)同:都承认主权在民。(1分)异:直接制民主是人民直接参与权力;代议制民主是人民通过代表行使权力。(2分)(2)评论:材料一。(1分)理解:豆子拈阉的方法会出现庸人治理国家的情况;有些

7、野心家会利用直接制民主蛊惑群众左右政局。(2分)(3)说明:总统由选民间接产生;政府高级官员由总统提名任命;实行三权分立(3分)3.(14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吾人鉴于天赋人权之万难放弃,神圣义务之不容不尽,是用诉之武力,冀脱吾人及世世子孙万重羁馳……革命者乃神圣之事业,天赋之人权,而最美之名辞也。——《孙中山全集》第1卷【材料二】“民权革命,是谁同谁争呢?就是人民同皇帝相争。所以推求民权的来源,我们可以用时代来分析。再概括的说一说:第一个时期,是人同兽争,不是用权,是用气力;第二个时期,是人同天争,是用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