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MPA教育之体制建构与条件捡视

两岸MPA教育之体制建构与条件捡视

ID:44214616

大小:333.27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9-10-19

两岸MPA教育之体制建构与条件捡视_第1页
两岸MPA教育之体制建构与条件捡视_第2页
两岸MPA教育之体制建构与条件捡视_第3页
两岸MPA教育之体制建构与条件捡视_第4页
两岸MPA教育之体制建构与条件捡视_第5页
资源描述:

《两岸MPA教育之体制建构与条件捡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两岸MPA教育之体制建构与条件捡视汪明生(台湾中山大学公共事务管理研究所教授)一、MPA教育之滥觞美国于1970年代因科技移转、产业变迁、国际竞争、都会变迁及开放多元等发展差距,造成地区及政府转型与发展困难,而福特与卡内基两私人基金会基于1950年代为因应全球及美国的经济复苏,以原有商业教育大幅充实提升而设计推动之企业管理硕士(回教育的成功经验为基础,将1930年代为求确保文官中立及依法行政而将公共行政B政治学中独立出来的作法更新再造,而形成公共事务(publicaffairs)或公共政策(publicpolicy)的专业教育(参见表1),其主要特色即在于科际整合与强调最化的分

2、析方法。表1美国公共行政、企业管理与公共事务的发展缘起公共行政企业管理公共事务发展期间约1930年约1950年约1970年时代背景为提升政府部门之管理效率为提升产业部门之管理效率经济繁荣、民主开放、科技进步、然公众生活质量仍待提升推动者威尔逊总统卡内基与福特两基金会卡内基与福特两基金会特色理念1、同政治学中区分出来。2、不强调科学与量化的分析工具。,以提供政府单位就业所需的知识及训练为主。1、由商业(commerce)教育提升为企业(business)管理教育。2、参考公共行政的经验发展为企业管理businessAdministration)1、强调科技整合与量化分析的训练。2

3、、参考企管硕士(W的训练方式,探讨各种公共课题。资料来源:汪明生。公共事务管理教育在台湾的发展印管理评论,2003(l)o1990年代初期,美国乂于政府的行政管理方面掌握以企业性改革为方向,并以提升绩效为目的,称为“新公共管理”是由面对解决传统行政部门官僚组织因内外多种原因出现种种弊端、公众对政府丧失信任等课题而开始。其后,世界主要国家亦随之广泛推行大规模改革计划,过去所普遍实行的公共行政传统模式已岀现范式的转变,朝向“管理主义”或“新公共管理”发展。二、MPA教育与PAM架构台湾自1987年结束戒严以来,逐步面临社会结构重整。产业经济转型及南北发展差距等转变,使对区域、都市及

4、小区等以往由政府公权力作基础所进行之规划及管制力量逐渐薄弱,导致交通、住宅、环保、治安、产业及财政等问题因政府效率及社会参与监督不足而逐一浮现。迄今二十年来的发展与民主不易兼顾,社会需求与政府供给产生脱节、应需对照美国的类似经验,开展适应民情文化与发展阶段的ME漕育。笔者于台湾南部推动公共事务教育多年,为研究及教学所需,提出一公共事务管理(PublicAffairsNfenagement,EW整合参考架构(图1),系参酌美国公共管理经验及台湾社会变迁进程,从个体认知及群体行为之观察,并兼及已有组织状况等影响而成。其中包含“条件面”(自然条件、社会条件及实质条件)、“本质面”(事

5、实判断、价值判断及人际判断)及”现象面”(经济、社会、政治及政府、政策与管理)等层面,以及各主要层面之间及其中各变项之连动效应等。此朋喋构与美国印第安那大学Vincent与ElinoiOstrar^授经駅»■亠或亠至亠事,LbfQ:▼恂0巧公共政錶(政策论证)♦■・・・公共管理(V.0辅一多童亠煲廿一壬*-水«棺f翼英5理和(节轴0IHO

6、馳顽一>1-心啊则他••专业权■、界生追弊Ctvo黴M衿9P邦^分析••••〈传知灾我条像6毛潑迅•空•聯声•生产务限羞坨3…出2作户乂人口•体休皴*■开刽梢粗豪“車…也也幺耳:电耳jL弘区曲・IM厶光3T

7、分冷•人LQ潑…酹例□运作机無O启动关養图1公共事务管理整合参考架构于1970年代迄今所发展之IA)(InstitutionalAnalysisandDevelopment)架构近似,皆系透过系统性观点分析公共事务及其管理,并试图整合不同学科(领域)对个人面临外在环境之影响,经由对系统屮各部分之了解及掌握,分析个体在规则及情势下如何作出判断与决策,用以描述及解释人类角色与行为模式之差异。试以PW构对应MRA教育说明如下:(一)强调个体认知与群体行为之关联二十世纪以来因社会科学的大幅进展与推广应用,美国的基础教育与公共政策上皆强调个体分析推理与批判论证精神,独立思考判断则为高等教

8、育良就成败的主要指标与当事公民能否参与政策制定之先决条件,反观我们长期累积的民情文化,对于公共领域的课题事务往往追求稳定不重发展,与群体表象重于个体本位的思维下,纵有百年前西方科学与民主的输入,亦仅专业知识分工愈细,只重形式;一般并不关心切身以外的真正问题本质。是嗨教育除注重群体现象,尤其是共识面外,亦充分认知群体现象与公共政策的形成,却是个体进而选择的结果。然个体尤应是具备现代民主多元社会下之公民素养,能理解自我选择及行为的后果,并承担事后责任,如此公民素养及自我公共事务参与态度之养成更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