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可持续发展路径探讨

新型城镇化可持续发展路径探讨

ID:44199835

大小:27.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0-19

新型城镇化可持续发展路径探讨_第1页
新型城镇化可持续发展路径探讨_第2页
新型城镇化可持续发展路径探讨_第3页
新型城镇化可持续发展路径探讨_第4页
新型城镇化可持续发展路径探讨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型城镇化可持续发展路径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新型城镇化可持续发展路径探讨皖北地区主要是指淮河以北的地区。虽然在全国推进城镇化的背景下,皖北地区的城镇化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相对于全国以及安徽其他地区来说,皖北地区的城镇化水平仍相对滞后,且各地市之间发展不均衡。据安徽统计年鉴显示,2015年安徽省城镇化平均水平为53%,皖北地区为48%,其中淮南、淮北两市城镇化水平最高,分别为%和%;蚌埠的城镇化率稍微低一些,为%;城镇化水平较低的地区宿州和亳州,分别为%和%。皖北地区城镇化水平较低,除了表现为城镇化率不高之外,由于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不同步,人口城镇化和轻重工业化发展不协调导致

2、了皖北地区缺少综合发展较强的区域中心城市;城市规模普遍较小,缺乏鲜明定位,产业结构单一、雷同,创新驱动能力不足。作为安徽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的地区,皖北城镇化发展状况直接影响整个安徽城镇化建设,皖北城镇化不能成为安徽城镇化建设的“洼地”。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产业结构发展失衡科技的不断进步、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使二、三产业逐步向城镇聚集,受利益驱动,非农人口及各种相关资源要素不断向城镇转移,带动城镇经济发展,由此带来的高收益会吸引各种要素进一步向城镇流动,逐步累积,促进城镇化的持续发展。相比安徽省其他地区,皖北地区经

3、济发展水平不高,经济总量偏小,人均GDP偏低。据安徽统计年鉴显示,2015年皖北地区人口占安徽的%,而经济总量只占全省的30%,财政收入仅占全省的10%左右;皖北地区农业从业人口占总人口的44%,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对农业依赖较重,而农业现代化水平落后,劳动生产率偏低,农民收入水平增加比较缓慢;城镇化发展需要要素的有效流入,而皖北地区产业结构分布不合理,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过高,第二产业发展基础比较薄弱,第三产业的发展相对滞后,使得要素在城镇化发展中不能获得很好的收益而流向别处。城乡发展不协调,二元结构问题突出皖北地区第二产业发展基础比较薄弱,第

4、三产业的发展相对滞后,农业比重过高及农业人口比率偏高,使得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向城市转移,任务繁重。各地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的改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对城镇化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但对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和农民增收等关注不够。一方面,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势必造成大量优势资源在城市的聚集,使本来就处于弱势地位的农村的发展雪上加霜。另一方面,由于城乡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更多的农村青壮年选择进城务工,致使农村剩下的劳动力大多是劳动能力很弱的老弱病残,农业生产水平明显降低,进一步扩大了城乡差距。缺乏联动效应的城镇组群

5、,未能有效吸纳农村剩余人口皖北地区城镇化建设中缺乏有效合作和联动,六个地级市多是基于自身局部利益各自为战,规划不合理,布局不科学,产业结构雷同,竞争过于激烈,资源浪费严重,在此区域没能形成一个辐射带动力强且综合承载能力大的综合性区域中心城市。皖北地区六个地级市中,阜阳市、淮南市和蚌埠市最有条件成为中心城市。在六个地级市中,人口总数最多、经济总量最大的是阜阳市,但是阜阳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工业化速度和程度都较低,城镇化程度过低。就人均GDP、城镇化水平、工业化速度和程度而言,淮南市在六市中都是最高,但所占经济总量较小,城市凝聚力和辐射带动

6、力较弱,和其他城市合作机会较少,合作空间较小。作为科教资源比较丰富的蚌埠市,由于技术创新力度不够,没有做到产学研有机结合;教育机制相对滞后,没有很好发挥科教资源的优势。此外,皖北地区六个地级市的乡镇企业发展规模较小,技术落后,劳动力和资源利用率低,致使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外省。据统计,皖北地区向外省转移的农村人口达70%以上,为其他省城市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却严重影响了本地区城镇化发展。城镇化发展资金短缺由于城镇化发展速度较快,规模较大,大量非农人口在城市购房,这就要求有相应的住房供给、医疗保障、教育资源保障等配套设施。基础设施建设同样

7、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皖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滞后,财政收入不高,因而对城镇化基础设施投入十分有限,加之农村金融基础设施落后,国有金融机构资金主要投向城市大中企业,致使皖北地区城镇化发展所需要的资金得不到有效解决,发展速度自然缓慢,发展程度自然不高。农村劳动力素质相对不高皖北地区农民自身文化素质不高,甚至部分为文盲,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也比较差,对他们而言,放弃土地带来的风险可能大于进城务工和生活获得的收益,为防后顾之忧,农民不会轻易放弃农村的土地到小城镇落户。加之当地农村缺乏农民再教育和技能培训机构,农民很难学到一技之长,即使进入城镇,知识技能

8、低、文化素质不高的农民工也不容易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经济,因而很难在城镇立足发展,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城镇化发展。此外,现有的二元户籍制度使农民工难以转变为真正的城镇居民,造成了诸多的不平等。我国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