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六、从茶叶中提取咖 啡因

实验六、从茶叶中提取咖 啡因

ID:44166206

大小:40.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19

实验六、从茶叶中提取咖 啡因_第1页
实验六、从茶叶中提取咖 啡因_第2页
实验六、从茶叶中提取咖 啡因_第3页
资源描述:

《实验六、从茶叶中提取咖 啡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实验六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6学时)一、实验目的1、学会用索氏提取器连续提取植物体内有机物的方法。2、掌握用升华的方法纯化有机物的实验方法。3、巩固温度控制、回流、蒸馏等实验操作。二、实验原理   咖啡因(或称咖啡碱)是一种嘌呤衍生物,存在于咖啡、茶叶、可可豆等植物中,学名1,3,7-三甲基-2,6-二氧嘌呤。                                 嘌呤                      咖啡因   咖啡因是弱碱性化合物,无色柱状晶体,熔点238℃,味苦,易溶于氯仿(12.5%),可溶于水(2%)、乙醇(2%)及热苯(5%),室温下在苯中饱

2、和浓度仅为1%。含结晶水的咖啡因为无色针状结晶,100℃时失去结晶水并开始升华;120℃时升华显著,178℃时升华很快。   咖啡因具有兴奋中枢神经和利尿等生理作用,除广泛应用于饮料之外,也应用于医药。例如,它是复方阿斯匹灵药片APC(aspirin-phenacetin-caffein)的成分之一。过度饮用咖啡因会增加抗药性并产生轻度上瘾。   茶叶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含咖啡因1%~5%,此外还含有丹宁酸(11%~12%)、色素(0.6%)及蛋白质等。丹宁酸亦称鞣酸,它不是一种单一的化合物,而是由若干种多元酚的衍生物所组成的具有酸性的混合物。丹宁酸不溶于苯,但有几种组分可

3、溶于水或醇。所以用乙醇提取茶叶,所得提取液中含有丹宁酸和叶绿素等。向提取液中加碱,生成丹宁酸盐,即可使咖啡因游离出来,然后用升华法纯化。   通过测定熔点及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等可对咖啡因作出鉴定,也可使之与水杨酸作用生成水杨酸盐(熔点137℃)以作确证。3                                   咖啡因        水杨酸               咖啡因水杨酸盐  三、试剂10g茶叶末,80mL~100mL95%乙醇,3-4g生石灰(CaO)。四、步骤1、将一张长、宽各12~13cm的方形滤纸卷成直径略小于脂肪提取器提取腔内径的滤纸筒[

4、1],一端用棉线扎紧。在筒内放入10g茶叶,压实。在茶叶上盖一张小圆滤纸片,将滤纸筒上口向内折成凹形。将滤纸筒放入提取腔中去,使茶叶装载面低于虹吸管顶端。装上回流冷凝管,在提取器的圆底烧瓶中放入数粒沸石,将装置竖直安装在铁架台上。自冷凝管顶端注入95%乙醇,至提取腔中的液面上升至与虹吸管顶端相平齐并开始发生虹吸时再多加入约10mL,共用乙醇约80~100mL。装成的装置如图3-27所示[2]。   2、用水浴加热圆底烧瓶。乙醇沸腾后蒸气经侧管升入冷凝管。冷凝下来的液滴滴入滤纸筒中。当液面升至与虹吸管顶端相平齐时即经虹吸管流回圆底烧瓶中。连续提取2h,至提取液颜色很淡时为止。当

5、最后一次虹吸刚刚过后,立即停止加热。   3、稍冷后改成蒸馏装置。用水浴加热蒸出大部分乙醇[3]。将瓶中残液趁热倒入蒸发皿中,加入3-4g研细的生石灰粉末,拌匀。将蒸发皿放在一只大小合适并装有适量水的烧杯口上,用气浴蒸干[4],再移至石棉网上用小火焙炒片刻[5],务使水分全部除去。   4、稍冷后小心擦去粘在边壁上的粉末,以免污染产物。用一张刺有许多小孔的圆滤纸平罩在蒸发皿内,使滤纸离被蒸发物约2cm[6],在滤纸上倒扣一只大小合适的玻璃三角漏斗,漏斗尾部松松地塞上一小团脱脂棉。在石棉网上铺放厚约2mm的细沙,将蒸发皿移放在沙上,如图3-21b装置。   5、用小火缓缓加

6、热升华[7],当滤纸孔上出现许多白色毛状结晶时暂停加热。自然放冷后取下漏斗,小心揭开滤纸,用小刀仔细地将滤纸上下两面结出的晶体刮在表面皿上。将蒸发皿中的残渣轻轻翻搅后重新盖上滤纸和漏斗,用较大些的火焰加热使升华完全[8]。合并两次所得晶体,称重。升华:指固态物质不经液态直接转变成气态的现象,是物理变化。得量约70~130mg,最高经验产量为210mg,熔点236~238℃。   6、在试管中加入40mg自己制备的咖啡因,再加入30mg水杨酸和2.5mL甲苯,水浴加热溶解,然后加入1.5mL石油醚(60~90℃),振摇混合后用冷水浴冷却,应有晶体析出。若无,用玻璃棒或刮刀摩擦

7、管内壁诱导结晶。干燥后测定熔点,以作为咖啡因的确证。3五、注释[1]滤纸筒过细,则茶叶装载面会高于虹吸管顶端,高出部分不能充分提取。过粗,则取放不便。故应略细于提取腔内径。   [2]使用脂肪提取器时应十分注意保护侧面的虹吸管勿使碰破。   [3]如果最初所用的乙醇为80mL,则蒸出乙醇约55mL左右,瓶中残液呈浓浆状,但仍倒得出来为宜。若残液过浓,可尽量倒净,然后用约1mL馏出液荡洗烧瓶,洗出液也并入蒸发皿中。   [4]此时应为淡绿色松散的细粒或粉末。   [5]焙炒时应十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