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数学文试题

2018届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数学文试题

ID:44160003

大小:589.94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9-10-19

2018届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数学文试题_第1页
2018届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数学文试题_第2页
2018届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数学文试题_第3页
2018届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数学文试题_第4页
2018届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数学文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8届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数学文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1.已知集合A={x

2、x=3〃+2},B={6,8,10,12,14},则集合AoB=()A.{8,10}B.{8,12}c.{8,14}D.{8,10,14}i32.复数上一(i为虚数单位)的虚部是()2z-l-1・.1•1•■155553.如下程序框图的功能是:给出以下十个数:mt4j,w/n.anwjw,把大于b•的数找出来,则框图中的①②应分别填入的是()A.兀>60?,/=z+1C.兀>60?,i=i-lB.xv60?,i=i+1D.x<60?,i=i-124.圆C的圆心在y轴正半轴上,

3、且与兀轴相切,被双曲线扌-专=1的渐近线截得的弦长为希,则圆C的方程为()2A.x2+(y-l)~=1B.兀2+(丿_能)=32(V3?「沁/C.x+y=1D.;r+()—2)=45.己知直线加丿和平面使加丄Q成立的一个充分条件是()A.加丄n.n!laB.mlIn.n丄aC.加丄n,n

4、函数/(x)在0,-的最大值为()222B某个家庭有2个孩子,其中有一个孩子为女孩,则另一个孩子也为女孩的概率为(>9•在AABC中,BC=5,G,O分别为MBC的重心和外心,且面・BC=5,则ABC的形状是()A.锐角三角形B.钝角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D.上述三种情况都有可能2210.已知点许,只为双曲线电—莓=1(。>0』>0)的左右焦点,P为右支上一点,crZr记点P到右准线的距离为〃,若

5、PF;

6、,

7、P&

8、,d依次成等差数列,则双曲线离心率的取值范围为()A.(1,2+间B.(1叭C.卩+巧卄)D.(巧,2

9、+呵II.对正整数n,有抛物线尸=2(2〃一1)兀,过卩(2仏0)任作直线/交抛物线于4”,Bn两点,设数列[an]中,q=-4,且an=OAnLOBnn-N),则数列{色}的前兀项和Tn=(>iX•4nC.2h(/2+1)B.一2〃(兀+1)第It卷(非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12.若以曲线y=/(x)±任意一点M(占,x)为切点作切线厶,曲线上总存在异于M的点N(x2,y2),以点N为切点作切线厶,且/,///2,则称曲线y=/(x)具有“可平行性”,现有下列命题:①函数y=(x

10、-2)2+lar的图象具有“可平行性”;②定义在(-oo,0)u(0,+oo)的奇函数丁=/(兀)的图象都具有“可平行性”;③三次函数/(x)=x3-x2+ox+Z?具有“可平行性”,且对应的两切点M(X],yJ,2N(x2,y2)的横坐标满足%!+x2=—;④要使得分段函数/(%)={兀')的图象具有“可平行性”,当且仅当m=l.£?V-1(X113.已知g〉O,x,y满足约束条件{x+y<3,若z=2兀+y的最小值为L则y>6z(x-3)a=•14.如图,在

11、正方形ABCD中,已知AB=2,M为的中点,若N为正方形内(含边界)任意一点,则丽•巫的取值范围是15.某大学餐饮中心为了解新生的饮食习惯,在全校一年级学生中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喜欢甜品不喜欢甜品合计南方学生M2»••北方学生■N2»合计X■根据表中数据,问是否有俑弟勺把握认为“南方学生和北方学生在选用甜品的饮食习惯n(ad_bc)~(o+b)(c+d)(a+c)(b+d)方面有差异”•(填有或没有)P(KO心)■N■•S•.•N•.HS%XS4In.vn附:K216.设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S

12、“,且Sn=—nan+an_c(c是常数,nwN*),2色=6,又仇二耳二,数列{仇}的前几项和为7;,若2Tn>m-2对胫N*恒成立,则正整数加的最大值是.评卷人得分三、解答题17.的内角的对边分别为’已知.G>.若■面积为2,求18.以下是某地搜集到的新房屋的销售价格y和房屋的面积x的数据:房屋面积(m2)IS1・MIXNS销售价格(万元)24.<2LbK.42^222(1)画出数据对应的散点图;(2)求线性回归方程,并在散点图中加上回归直线;(5)据(2)的结果估计当房屋面积为IW加$时的销售价格•附:回归直线

13、的斜率和截距的最小二乘法估计公式分别为:-")(行刃,19.在如图所示的多面体ABCDE中,AB丄平面ACD,DE丄平面ACD,AC=AD=CD=DE=2,AB=^G为AD中点,F是CE的中点.(1)证明:BF//平面ACD(2)求点G到平面BCE的距离•19.已知定点F(l,0),定直线l:x=4,动点P到点F的距离与到直线Z的距离之比等于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