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题的命题规律和解题思路

诗歌鉴赏题的命题规律和解题思路

ID:44156922

大小:1.74 MB

页数:14页

时间:2019-10-19

诗歌鉴赏题的命题规律和解题思路_第1页
诗歌鉴赏题的命题规律和解题思路_第2页
诗歌鉴赏题的命题规律和解题思路_第3页
诗歌鉴赏题的命题规律和解题思路_第4页
诗歌鉴赏题的命题规律和解题思路_第5页
资源描述:

《诗歌鉴赏题的命题规律和解题思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诗歌鉴赏题的命题规律和解题思路诗歌鉴赏常见的四种模式:第一种模式:分析诗歌意境第二种模式:分析思想内容第三种模式:分析表现手法第四种模式:分析诗歌语言古诗鉴赏解题四步骤默读两遍,总体把握再看题目及注解中相关提示找出诗中写景、物、人的名词找出诗中反映诗人心情的动词或形容词,弄清诗人所表达的感情诗歌意境意象诗中描绘的社会图景和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艺术境界带有作者情感的物象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出题模式答题模式诗人通过某某意象描绘出一幅某某图景,与诗人的某某感情(追求、向往

2、)有机融合,从而形成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广东卷:江汉杜甫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答案:①“片云”“孤月”既为实景,也有喻意。“片云”在空中飘荡,就像自己漂泊他乡,漫漫长夜中,月亮和“我”都孤独寂寞。“落日”喻自己黄昏暮年,“秋风”则是眼前实景,与上句“落日”的意象相对,虚实结合。②两联情景交融,营造出一种天高道远、孤月独照的冷清意境。①抓住意象

3、特点结合所寓之情作描述性分析②概括,揭示构成的意境的特点高考示例表达诗人怎样的情感?出题模式答题模式所抒感情:通过什么内容+抒发(寄寓/揭露)什么感情绝句二首(其一)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长期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之时。问:请简要分析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答:诗人通过对普照的春日,和煦的春风,初放的百花,如茵的芳草,衔泥做巢的燕子,沙滩静睡的鸳鸯的描写,表达了暂时定居草堂的安适心情及对初春时节自然界一派生机、欣欣向荣的欢悦情怀。诗歌练习表现手法

4、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即景生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衬托渲染白描点面结合抑扬比喻、借代、反问、互文、对偶、双关等正衬反衬:以动衬静以乐景写哀情虚实结合表现手法答题模式诗人运用某某表达方式,突出某某特点,表达(赞美、追求、批评、忧虑、思考等)了某某情感。出题模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请分析这首诗的表达技巧?表现手法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诗人采用用典的方法,运用了五个典故,借助孙权、刘裕、刘义隆、廉颇等历史事实,含蓄自然而又充分地表达了自

5、己渴望象英雄一样建功立业、但又报国无门的思想感情。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哪个字?为什么?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炼字型炼字练习: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前村深夜里,昨夜一支开。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动词——形容词——数词——副词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

6、描述景象;(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