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胰激肽原酶肠溶片治疗糖尿病肾病尿微量白蛋白的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胰激肽原酶肠溶片治疗糖尿病肾病尿微量白蛋白的临床观察曼妻2009・~g9,EJ墨瀨嚣;;;i;;胰激肽原酶肠溶片治疗糖尿病肾病尿微量口蛋口的临床观察邵勇军【摘要】日的:观察胰激肽原酶肠溶片(商品名怡开)治疗糖屎病肾病尿徽量白蛋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6例・9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川{组.两组患者均给予糖屎病饮食,健康教育,进食蛋白为精蛋白,0.6〜o.8g/kg-d,均采用胰岛素控制血糖,治疗组在此治疗基础上,加用胰激肽原酶肠溶片,每次240u,每H3次,空腹口服.两组均治疗8周.结杲:胰激肽原酶肠溶片可显
2、着减少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摊出量(P<o.01).结论:胰激肽原酶肠溶片可显着改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It白蛋白排出,对早期糖屎病肾病具有治疗作用.【关键词】糠屎病肾病}尿微量口蛋口;胰激肽原酶【中圈分类号1R58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1006—1959(2009)09-0095-01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严重并发症,据统计,1型糖尿病病程25年时蛋白尿的累积发病率达46.2型糖尿病蛋白尿发生率更高达56.近年來.糖尿病肾病导致的慢性肾功能衰竭迅速增加.在美国和欧洲,糖尿病是导致终末期肾病最常见
3、的单一原因•占40〜50,糖尿病肾病的终末期治疗费用也明显高于一般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检测为发现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有效途径,若在糖尿病肾病早期阶段进行有效干预治疗.仍有希望延缓甚至逆转糖尿病肾病的发展•笔者采用胰激肽原酶肠溶片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结果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_1病例资料:2004年3月〜2004年12月,将我院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并符合Mogensen对糖尿病肾病的分期标准,即尿微量白蛋白(UMAlb)30〜300mg/24小时的3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8例,男12例,女6例,最大年
4、龄79岁,最小年龄30岁,平均年龄46.3岁;对照组18例,男1()例,女8例,最大年龄75岁,最小年龄28岁,平均年龄45.4岁.治疗组与对照组在年龄,性别方而无显着差异.全部患者均除外引起尿白蛋白排出增加的下列原因:剧烈运动,发热,泌尿系感染,心功能不全,肾炎,肾病综合征,结缔组织病,急性代谢紊乱,严重肝功能损害及近期使用肾毒性药物.1.2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糖尿病饮食,健康教育,进食蛋白为精蛋白,0.6〜0.8g/kg?d,均采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合并高血压的患者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及血管紧张
5、素II受体拮抗剂(ARB).患者每周监测两天血糖.包括三餐前空腹及三餐后两小时血糖,根据姐糖及时调整胰岛素用暈,使空腹血糖控制在4.4〜6.1mmol/L.早,午,晚三餐后两小时血糖控制在4.4〜&Ommol/L.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口服胰激肽原酶肠溶片240u,每日三次控腹口服.两组患者均治疗8周.胰激肽原酶肠溶片为常州牛化千红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商品名怡开.1.3观察方法:分别收集每个患者24h尿液,混匀,取样放免法测定,观察治疗前后尿微量白蛋白变化•仪器为西安核仪器厂生产的GC911丫放射免疫计数器.1_4统计学
6、方法:实验结果采用(i±s)表示,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2结果治疗前两组比较检测结果无显着性差异(P>O.O5),8周后两组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均能使尿微量白蛋白下降(P<0.01),治疗维较对照组下降显着(P<O.01),见表1.3讨论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严重并发症,1983年Mogeusen等提出糖呆病肾病分5期.其中将尿微量白蛋白30〜300mg/24小吋定为糖尿病肾病III期,即微量白蛋白尿期•微量白蛋白尿的出现是III期糖尿病肾病的主要特征,属于糖尿病肾病可逆期.表1患者治疗前后尿微量白蛋
7、白的变化(i±S)糖尿病诱发尿蛋白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与糖尿病长期高血糖,蛋白非酶糖化和氧化应激反应造成的微循环障碍有关;与肾小球人球小动脉扩张,肾小球滤过压升高,血小板聚集功能亢进,基底膜电荷改变及基底膜增厚有关Ll.z].胰激肽原酶属于丝氨酸蛋白酶类,分子量26800,rh18种氨基酸和4种糖所组成,可激活体内激肽系统,从而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纠正组织缺氧.胰激肽原酶通过激活激肽系统,使激肽原降解为激肽,激肽是一种作用非常强烈的血管活性物质,作用于动脉壁和毛细血管壁,使其扩张,增加肾血流量,改善微循环[3],
8、同时还对作为活化因子,激活纤溶酶原,提高纤溶系统和胶原水解酶活性,水解胶原,防止基底膜增厚『•此外.在提高纤溶系统活性基础上,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粘度,预防肾毛细血管球微血栓形成•从而达到减少尿蛋白,改善肾功能的作用[51.参考文献[13叶任启j,陆再英.内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806〜8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