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苏联和俄罗斯的经济发展与经济转轨

第十一章苏联和俄罗斯的经济发展与经济转轨

ID:44131230

大小:265.50 KB

页数:76页

时间:2019-10-18

第十一章苏联和俄罗斯的经济发展与经济转轨_第1页
第十一章苏联和俄罗斯的经济发展与经济转轨_第2页
第十一章苏联和俄罗斯的经济发展与经济转轨_第3页
第十一章苏联和俄罗斯的经济发展与经济转轨_第4页
第十一章苏联和俄罗斯的经济发展与经济转轨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十一章苏联和俄罗斯的经济发展与经济转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十一章 苏联和俄罗斯的经济发展 与经济转轨仰恩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系《世界经济概论》精品课程组1第十一章 苏联和俄罗斯的经济发展 与经济转轨学习提示重点与难点教学内容2学习提示本章与其他章节的关系是,对作为世界经济整体有机组成部分之一的转轨国家(以苏联及其主要继承者俄罗斯为例)的经济发展和经济转轨情况进行阐述和分析。本章要达到的教学效果是能够对俄罗斯转轨的特点、原因、后果及教训有明确的认识和深刻的体会。本章的主要内容包括:战前苏联的经济发展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战后到苏联解体前的经济发展和经济改革,俄罗斯的经济转轨与经济发展。学习本章需要了解的背景知识是苏联、中国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高度

2、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和发展、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严重弊端。3学习重点和难点本章学习的重点是俄罗斯的“休克疗法”及其影响、激进转轨的原因、后果以及教训。俄罗斯作为激进转轨的典型,其严重后果对其他转轨国家具有深刻教训。难点是俄罗斯的经济前景。俄罗斯具有发展经济的潜力:比较丰富的能源资源、比较雄厚的工业基础、比较强大的科技实力及素质较高的劳动力队伍等,但俄罗斯人口下降的势头非常明显,对俄罗斯的发展前景投上阴影。俄罗斯著名人口学家、莫斯科大学教授鲍里斯•谢尔盖耶维奇•霍列夫在2000年接受《共青团真理报》采访时断言,如果俄罗斯人口出生率越来越低的问题得不到重视,到21世纪末,“俄罗斯民族将从

3、地球上消失,整个俄罗斯将变为坟墓。”4第十一章苏联和俄罗斯的经济发展与经济转轨第一节战前苏联的经济发展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第二节战后到苏联解体前的经济发展和经济改革第三节俄罗斯的经济转轨与经济发展第四节东欧国家的经济改革和经济转轨5第一节战前苏联的经济发展和 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一、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新经济政策”二、从国家工业化、农业全盘集体化转入“战时经济”三、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形成6一、从“战时共产主义”到 “新经济政策”1.实行工业国有化2.实行“战时共产主义”3.实行“新经济政策”71.实行工业国有化背景具体政策工业国有化8背景1917年11月7日,俄国人民在以

4、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俄国进入了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纪元。革命前的俄国,虽然工业已有相当基础并形成了垄断资本,但远远落后于美、英、法等国家,并且是个小农经济占统治地位的国家。9工业国有化11月14日就颁布实施了《工人监督条例》,规定在工业、商业、银行、农业、运输业和合作社等有雇佣工人的企业成立工人监督机构,负责监督企业的生产购销和一些财务活动。从1917年底开始,政府陆续通过法令对银行、大工业企业、运输业、对外贸易实行了国有化,在1918年中,国家已将全部银行、运输业、对外贸易和3/4的工业资本掌握在政府手里。102

5、.实行“战时共产主义”背景主要内容评价11背景1918年上半年,国内外两股反革命势力联合起来,向俄国发起进攻。英、法、日、德、美等14个国家不宣而战,从四面八方将军队开进俄国,对俄国革命进行武装干涉,很快占领了俄国3/4的国土。12主要内容(1)实行余粮收集制;(2)对整个工业实行单一国家所有制;(3)建立高度集中的国民经济管理体制;(4)粮食和其它一切生活必需品的贸易由国家垄断;(5)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13评价经济上国家垄断化,交易上实物化,分配上平均化,生活上供给化,政治上集权化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应付战争的特殊产物,具有战时经济管制的性质。这种以共产主义作旗帜的军事体制,从应

6、付战争的角度来说,有效地集中、调动和使用了全国的人力、物力,对保证国内战争的胜利起了巨大作用。143.实行“新经济政策”背景主要内容评价15背景经过四年的帝国主义战争和三年的自卫战争,苏联的经济遭受了严重破坏和削弱。据苏联统计局公布的数字,1920年大工业产值仅为1913年的14.1%,煤炭为30%,粮食产量为59%,交通运输也几乎瘫痪,粮食和日用品严重匮乏。农民暴动和工人罢工到处可见,军队也发生了喀琅施塔特水兵叛乱,整个国家面临着“严重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16主要内容(1)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2)允许自由贸易,改变国家畜业垄断制;(3)在一定程度上允许私人资本的存在和发展

7、;(4)发展国家资本主义;(5)整顿国营经济,实行经济精算制和物质奖励原则;(6)加强计划管理,协调计划与市场的关系。17评价新经济政策是在国家政治经济危机下不得不采取的政策,是对“军事共产主义”政策的否定,是苏维埃国家“根本改变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方法和形式”①,探索出了一条在以小农为主的俄国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①《列宁选集》第4卷,第582页。18二、从国家工业化、农业全盘集体化到转入“战时经济”1.国家工业化及其特点2.农业全盘集体化及其特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