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体会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体会摘要:目的探讨联合使用马来酸依那普利和替米沙坦对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3年6月来我科就诊患者的临床资料,将使用马来酸依那普利和替米沙坦治疗的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入选病例,用药前患者的肝肾功能、血钾水平均正常。采用马来酸依那普利用量5〜lOmg/d,替米沙坦用量在20~80mg/d,测定用药1个月后患者的血压水平、血钾值、C反应蛋白、血清肌酹水平及心脏功能。结果患者的血压降均降至140/90mmHg
2、以下,未见血钾及血清肌酹水平异常升高,治疗前后,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有显著性差异,心脏收缩功能显著改善,心脏舒张功能显著改善。结论联合使用马来酸依那普利和替米沙坦能有效控制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血压水平,不良反应小,对心功能的改善作用明显。关键词:咼血压;心力衰竭;临床治疗高血压是目前发病率较高的一类心血管疾病,严重影响人类生活质量,高血压会导致多种严重并发症,其中,心力衰竭是临床常见的并发疾病[1]。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体内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在体内异常、持续激活状态,因此临床治疗因抑制其过度激活状态,马
3、来酸依那普利是肾索血管紧张索转换酶抑制剂,替米沙坦为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临床联合使用可有效控制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血压水平、改善心脏的收缩机舒张功能,且不会引起血钾及肌酹水平异常升高。本文分析了我院9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为此类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1资料与方法1.1-般资料分析2011年6月〜2013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患者的病历资料,以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且患者的射血分数均小于0.4,E/AM2为入选标准,选择符合上述标准的患者91例,其中男51例女40例。1・2方法患者给药马来酸
4、依那普利5〜10mg/d,替米沙坦20〜80mg/d,必要时采用氢氯卩塞嗪25mg/do记录患者用药前后血钾水平、血肌酹水平、C反应蛋口及心功能变化。以ELISA法测定血清CRP值,彩色超声心动图记录患者心功能指标EF、E/A值、多普勒成像及二尖瓣环E流速。1・3指标与分析采用SPSS计算用药前后患者指标的差异,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和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表示差异有极显著性差异。2结果2.1血钾水平、血肌酹水平及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血钾水平、血肌酹水平、C反应蛋白值以(x±s
5、)表示,治疗前依次为(4.71±0.51)mmol/L,(72.05±17.68)mmol/L,(5.33±0.41)mg/L;治疗后依次为(4.80±0.57)mmol/L,(74.16±18.11)mmol/L,(3.42±0.77)mg/L,用药前后患者血钾水平、血肌肝水平没有显著性变化,C反应蛋口值显著下降(P〈0・01)。2.2心脏功能比较采用马來酸依那普利联合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用药后心脏收缩、舒张功能明显改善,治疗前后患者射血分数依次为(36.7±5.4)%和(54・5±6・1)%,用药前后
6、有显著性差异(P〈0・01);二尖瓣环E流速分别为(3.3±0.4)m/s和(2.4±0.6)m/s,用药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1)o3讨论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激活会导致心室重构和心力衰竭的发生和发展部分神经激素可能会对心肌细胞造成直接毒性作用,使得心肌产半纤维化[2,3]。故心力衰竭患者应采用肾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转换酶II抑制剂,抑制内源性神经急速系统的激活。临床使用的马来酸依那普利是…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可通过抑制或阻断血管紧张素I转化为血管紧张素II,减少血液循环系统或组
7、织中血管紧张素II的含量,从而减弱其对血管的收缩作用、减低其刺激去甲肾上腺素释放,抑制心肌细胞增厚等病理性病变,替Jiff米沙坦为选择性血管紧张素转换酶II抑制剂,可阻断ATI受体产生的血管紧张素II的作用,改善心功能[4,5]。降低心力衰竭患者病死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两种药物联合使用从不同途径抑制了血管紧张素II的活性。本研究显示,两者联合用药,不良反应小,效果好,进一步降低了心脑血管疾病事件的发生。水钠潴留是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可采用利尿药物缓解该症状,因此临床使用利尿剂的频率较高。利尿药常见
8、不良反应为低血钾,而马來酸依那普利和替米沙坦常见不了反应为高钾血症,因此在两药合用的基础上使用利尿药物可对抗不良反应的产生,提高治疗效果。参考文献:[1]张冀军,牛青英•复方丹参滴丸对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5(5)B:312-313.[2]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