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例题教学反思

初中数学例题教学反思

ID:44077306

大小:43.38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18

初中数学例题教学反思_第1页
初中数学例题教学反思_第2页
初中数学例题教学反思_第3页
初中数学例题教学反思_第4页
资源描述:

《初中数学例题教学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注重“例题”教学的反思中宁二中张莉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常有这样的困惑:好多知识不仅是讲了,而且是讲了多遍,可是学生的解题能力就是得不到提高!也常听见学生这样的埋怨:巩固题做了千万遍,数学成绩却迟迟得不到提高!我们知道,出现上述情况应涉及方方面面的原因,但其中的例题教学值得我们反思,数学的例题是知识由产生到应用的关键一步,即所谓“抛砖引玉匕然而很多时候只是讲解例题,解后并没有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因而学生的学习也就停留在例题表层,从而导致有些学生做了不少习题,但就是提不高成绩

2、。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罔”即迷惑而没有所得,把其意思引申一下,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例题教学为什么要进行解后反思了。事实上,解后反思是一个知识小结、方法提炼的过程;是一个吸取教训、逐步提高的过程;是一个收获希望的过程。因此,例题教学的解后反思应该成为例题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例题教学应从以下几方面反思:一.在解题的方法规律处反思“例题千万道,解后抛九霄”难以达到提高解题能力.发展思维的目的。善于作解题后的反思.方法的归类.规律的小结和技巧的揣摩,再进一步作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题多解,挖掘例题的深度

3、和广度,扩大例题的辐射面,这样对培养学生能力的提高和思维的发展才更有意义。例如:(原例题)已知等腰三角形的腰长是4,底长为6;求周长。我们可以将此例题进行一题多变。变式1已知等腰三角形一腰长为4,周长为14,求底边长。(这是考查逆向思维能力)变式2已等腰三角形一边长为4;另一边长为6,求周长。(前两题相比,需要改变思维策略,进行分类讨论)变式3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为3,另一边长为6,求周长。(显然“3只能为底”否则与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相矛盾,这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严密性)变式4已知等腰三角

4、形的腰长为x,求底边长y的取值范围。变式5已知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X,底边长为y,周长是14。请先写出二者的函数关系式,再在平面直角坐标内画出二者的图象。(与前面相比,要求又提高了,特别是对条件0

5、形成思维定势,而又打破思维定势;有利于培养思维的变通性和灵活性。二,在学生易错处反思学生的知识背景.思维方式.情感体验往往和成人不同,而其表达方式可能又不准确,这就难免有“错”。例题教学若能从此切入,进行解后反思,则往往能找到“病根3进而对症下药,常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这样一个曾刊载于《中小学数学》初中(教师)版2004年第5期的案例:一位七年级的老师在讲完负负得正的规则后,出了这样一道题:—3x(—4)=?,A学生的答案是“9”,老师一看:错了!于是马上请B同学回答,这位同学的答案是“12

6、=老师便请他讲一讲算法:下课后听课的老师对给出错误的答案的学生进行访谈,那位学生说:站在一3这个点上,因为乘以_4,所以要沿着数轴向相反方向移动四次,每次移三格,故答案为9。他的答案的确错了,怎么错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又怎样纠正呢?如果我们的例题教学能抓住这一契机,并就此展开讨论.反思,无疑比讲十道.百道乃至更多的例题来巩固法则要好得多,而这一点恰恰容易被我们所忽视。计算是七年级代数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如何把握这一重点,突破这一难点?各老师在例题教学方面可谓“千方百计,,。例如在上完有关幕

7、的性质,而进入下一阶段——单项式.多项式的乘除法时,我就设计了如下的两个例题:⑴请分别指出(―2)2,—22,—232-2的意义;(2)请辨析下列各式:①a2+a2=a4②a4-j-a2=a4~2=a2(3)-a3*(-a)2=(-a)3+2=-a5④(-a)。4-a3=0⑤(a'2)3-a=a'2+3+1=a2解后我便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小结.⑴计算常出现哪些方面的错误?⑵出现这些错误的原因有哪些?⑶怎样克服这些错误呢?同学们各抒己见,针对各种“病因”开出了有效的“方子”。实践证明,这样的例题教学

8、是成功的,学生在计算的准确率.计算的速度两个方面都有极大的提高。三.在情感体验处反思因为整个的解题过程并非仅仅只是一个知识运用、技能训练的过程,而是一个伴随着交往.创造.追求和喜.怒.哀.乐的综合过程,是学生整个内心世界的参与。其间他既品尝了失败的苦涩,又收获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悦,他可能是独立思考所得,也有可能是通过合作协同解决,既体现了个人努力的价值,又无不折射出集体智慧的光芒。在此处引导学生进行解后反思,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和学习动机;有利于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