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4062936
大小:393.58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10-18
《台大医院复健部物理治疗技术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台大醫院復健部物理治療技術科一、緣起與成長台灣小兒麻痺大流行其間,對物理治療的需求迫切增加,臺灣大學於1956即通過臺大醫院成立物理治療及作業治療部之申請。由於缺乏本土專業人員,1958於臺大醫院設置物理治療室,聘請多位具物理治療背景之駐臺美軍人員眷屬蒞臨指導,1960臺大醫院西骨科病房陳東初護士長及江寶玉護理督導以美援會獎學金赴日大阪大學硏習物理治療半年,爲本院早期受日本專業物理治療訓練之醫療治療人員。1962臺大醫院設立物理治療復健部,並由邱仕榮院長代理主任,臺大醫院外科及婦產科亦自行聘用物理治療人員
2、協助治療。1963臺大醫院院務會議通過籌備物理治療部人樓,1965年台人醫院物理治療部大樓落成,並更名爲物理治療復健部大樓,一樓爲門診及物理治療室,二樓爲22病房及肌電圖室'並開始有積極性神經科病患物理治療之服務。1966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奧籍復健醫學顧問Dr.Pirker,於臺大醫院提出改善復健醫療工作建言,英籍顧問NfcRobertJacquesW臺大需院擬定物理治療人員之教育方案及課程,1967年台大需學院經由世界衛生組織之協助,在醫技系成立物理治療組,爲亞洲國家最早之學士級物理治療師養成教育課程°
3、1968年復健大樓加蓋至四層。三樓爲職能治療室、語言治療室。四樓爲物理治療系館及行政單位。物理治療臨床服務與教學系統緊密結合。1970年Mr.Jacques退休,世界衛生組織派遣澳籍Mr.Robinson接替其工作,世界衛生組織(WorldHealthOrganization)^人協助指導臺大醫院外科術後與內科肺部疾病的物理治療。1971年陳東初物理治療組長赴日學習義肢製作。第-屆物理治療畢業生黃麗麗等,繼續物理治療專業發展。1974年我國退出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顧問離台。1978年台大醫院復健部設立小兒
4、物理治療室,推廣腦性麻痺與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1981年臺大醫院再度修改組織規程,物理治療復健部改制,物理治療紺編制於復健科。1983年台大醫院物理治療糸Ir臨床專科化」,分爲骨科(含燙傷)、胸腔、小兒、神經等四個臨床專科。1989年高考開始設物理治療類科。1992年東址新大樓(中山南路七號)落成後,開始服務新大樓之各科住院病患及部份門診患者,專任物理治療師增爲11名。1993年臺大醫院組織章程變更,臺大醫院復健科改制爲復健部。物理治療組編制於復健部。由物理治療學系主任詹美華兼物理治療組長。1994年起
5、積極介入新生兒、早產兒物理治療。1995年「中華民國物理治療師法」,隔年創辦首屆物理治療檢竅考。本院物理治療師經過國家認證資格鑑定。1997年醫學院設立亞洲國家第一所物理治療學硏究所,提供物理治療師國內進修管道。1999年物理治療組改爲物理治療技術科,復健部主任張權維教授兼任物理治療技術科主任,林訓正任物理治療技術科代主任。2002年開始公館院區之物理治療服務,增聘專任物理治療師3名。2005年醫學院物理治療系主任吳英魚兼任物理治療技術科主任,建立物理治療臨床組織,物理治療技術討論會。開始肩頸背痛物理治療
6、團體衛教課程。巴金森氏症團體治療課程。2007年醫學院物理治療系主任鄭素芳兼任物理治療技術科主任,進行教學醫院教學費用補助:新進物理治療師訓練(PT1、PT2)計畫,開始物理治療學士後之系統性繼續再教育。2008年醫學院物理治療學系功能副主任王淑芬教授兼任物理治療技術科主任。二、組織編制本科設有科主任,由台大物理治療學系王淑芬教授兼任。蕭淑芳治療師擔任行政組長'協助臨床業務之行政事務,楊靜蘭治療師擔任教硏組長,協助新近治療師之訓練計畫及臨床實習教學。專任物理治療師25名,林慧芬、林訓正、林芳郁、葉坤達、楊
7、靜蘭、李松青、張友俐、黃建智、蔡寬治、陳星宇等10名治療師主要負責肌肉骨骼系統疾患之物理治療;黃文興、潘冠碩、李庭薬、陳乃銃、嚴筱晴等5名治療師負責神經系統疾患之物理治療;蕭淑芳、呂佩真、陳慈安、林書帆等4名治療師主要負責心肺系統疾患之物理治療;陳佩珊、潘懿玲、劉香吟、劉苑玫、林盈蕙、黃希文等6名主要負責小兒疾患之物理治療。另聘兼職物理治療師4・6名,協助調節治療作業。物理治療學全系所之15名教師均擔任本科兼任物理治療師'以其教學硏究臨床專長協助物理治療業務及臨床教學。三、物理治療服務:徐於復健大樓中提供
8、經由復健部門診轉介之病患物理治療服務外,本科之服務範圍亦涵蓋台大醫院東址及西址之住院病房,現行之臨床制度爲由各科醫師照會復健科醫師後轉介物理治療'提供床邊物理治療。由於醫療專科的發展仪社會的需求,物理治療的觸角擴及其他領域,逐漸形成物理治療四大專科一肌肉骨骼、神經、呼吸循環、小兒等門診及床邊物理治療'由專屬之物理治療團隊捉供治療。治療技術也由早期的重量訓練、肌肉再教育、電療儀器如電刺激、紅外線等'發展到後來引進的本骼感覺神經肌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