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1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及治疗

1241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及治疗

ID:44057960

大小:4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18

1241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及治疗_第1页
1241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及治疗_第2页
1241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及治疗_第3页
1241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及治疗_第4页
1241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及治疗_第5页
资源描述:

《1241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及治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及治疗乳房的恶性肿瘤绝人多数系源于乳腺的上皮组织(乳癌),少数可源自乳房的各种非上皮组织(各种肉瘤),偶可见到混合性的癌肉瘤。乳房癌的发病情况:乳腺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在世界上有较为明显的地域性差异,以西方国家发病率为高(尤其在美国,已山妇女恶性肿瘤发病率的首位),而东南亚国家的发病率较低;在我国,据统计报导,发病率仅次于宫颈癌,人群发病为23/10万;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7%〜10%。1.病因同全身其他恶性肿瘤一•样,乳癌的病因尚不能完全明了,已证实的某些发病因素亦仍存在看不少争议。可能的因索有:性激素的变化:多数学者认为,绝经前和绝经示雌激素是刺激发生

2、乳腺癌的明显因素;临床资料统计,乳癌的发病年龄多在40〜60岁,其中又以45〜49岁(更年期)和60〜64岁最多见。动物实验亦证实,过最雌激素注射给小鼠,可诱发乳癌;切除高癌族幼鼠卵巢可预防乳癌的发牛•,从而说明了雌激素在乳癌发病中的重要作用。対雌激素的进一步研究表明,雌酮和雌二醇具有致癌作用,且以前者作用最强,雌三醇无致癌性。激素因素的作用:有些学者认为,未婚、未冇或未哺乳的妇女乳癌发病率较高,但另有统计结果则否定了上述观点,故有关这方面的问题锻存在很人争议。家族史:大虽:的文献资料说明有乳癌家族史的妇女其乳癌发病率高于无家族史者15倍Z多,提示遗传因素在发病中的重要作川

3、。据美国国家癌症研究院报导,进食高脂饮食和肥胖的妇女,乳癌患病率较高。其他因素:妇女胸部多次接受X线透视或摄影照射易导致乳腺癌的发生。此外,某些乳房良性疾病亦与乳癌的发生冇一定关系。2.病理生理乳癌的病理分类方法较多,从临床实际出发,比较简明,实卅的方法是按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分为分化低的和分化髙的两大类。分化低的乳癌:特点是细胞分化程度低,恶性程度高。硬癌:此型最多见,约占总数的2/3。切片见癌细胞较少,体积也较小,呈条索状和片状排列;其间纤维组织较多。临床特点:肿块鮫小,质地坚硕;恶性程度高,早期即有转移。髓样癌:此型较少见。切片见癌细胞较多,体积也较人,排列紧密,索、片

4、状分布;细胞间纤维间质甚少。临床特点:临床特点是肿块较大,质地较软,易发生溃疡;恶性程度高,早期常有转移。弥漫性癌(亦称炎性癌):很少见。切片见癌细胞呈弥漫性增长,皮肤内的淋巴管和毛细血管内充满大量的癌细胞并对形成癌细胞栓子;细胞间纤维间质极少,有明显的水肿及大蚩的淋巴细胞浸润等。此型乳癌的临床表现较为特殊。临床特点:主要特点为皮肤呈明显水肿,色多暗红,肿痫发展迅速而常累及整个乳房,没有明显的局限性肿块可扪及:有时可表现为患乳皮肤干燥,弥漫性鳞屑,增厚如铠甲,故也有称铠卬癌者。此型癌多见于青年妇女,恶性程度极高,转移早而月•广,往往初诊时就发现冇远处转移,预后极差,多在短期

5、内死亡。粘液癌(亦称胶样癌):很少见。肿块切面呈胶冻样半透明状;切片见癌细胞数不多,周围伴有多量粘液。临床特点:肿块生长缓慢,转移较晚。分化髙的乳癌:特点是肿瘤细胞分化高而恶性程度较低。腺癌:较少见,起源于腺泡或小乳管。癌细胞排列呈腺样结构。临床特点:肿块常偏大,恶性程度小等,转移较晚。导管癌(亦称管内癌):不常见,起源于中、小乳管。切片可见很多极度增生的乳管样组织,管腔内充满癌细胞,中心部分癌细胞口J发生坏死。肿块切面可见灰白色半固体状颗粒物质充满小管腔,可挤压出牙膏状物,犹如粉刺内容物,故乂名粉刺癌。此型癌恶性程度低转移晚。乳头状癌(亦称乳头状腺癌):不常见,起源于靠近

6、乳头的大乳管。亦可由乳管内乳头状瘤恶变形成。此型癌病程较长,肿块较大,有吋有囊性变。恶性程度较低,转移较晩。湿疹样癌(亦称Paget氏乳头病):很少见,起源于乳头内的大乳管。癌细胞呈空泡状,在乳头、乳晕的表皮深层浸润发展。临床特点:乳头、乳晕周I韦I皮肤瘙痒、粗糙,或皮肤增厚、轻度糜烂,伴有灰黄色痂皮等。此型癌恶性程度低,淋巴转移很晚。1.转移途径直接浸润:直接侵入皮肤、胸肌筋膜、胸肌等周围组织。淋巴转移:可经乳房淋巴液的各引流途径扩散。①癌细胞经胸人肌外侧缘淋巴管侵入同侧腋窝淋巴结,进而侵入锁骨下淋巴结以至锁骨上淋巴结:转移至锁骨上淋巴结的癌细胞,又可经胸导管(左)或右侧

7、淋巴导管侵入静脉血流而向远处转移。②癌细胞向内侧侵入胸骨旁淋巴结,继而达到锁骨上淋巴结,Z后可经同样途径血彳亍转移。上述的两个主要淋巴转移途径屮,一般以前者居多;后一•途径的转移虽较少,但一经发生则预示较差。血•液转移:乳癌细胞经血液向远处转移者多发生在晚期,但基于对乳癌术后病人远期疗效的调查和统计,有学者认为乳癌的血行转移可能在早期即已发生,其以微小癌灶的形式隐藏在体内,成为口后致命的隐患。癌细胞除町经淋巴途径进入静脉,也可直接侵入血液循环。最常见的远处转移依次为肺、骨、川:。在骨转移屮则依次为椎骨、骨盆和股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