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肿瘤患者临床护理体会

卵巢肿瘤患者临床护理体会

ID:44053088

大小:44.56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18

卵巢肿瘤患者临床护理体会_第1页
卵巢肿瘤患者临床护理体会_第2页
卵巢肿瘤患者临床护理体会_第3页
卵巢肿瘤患者临床护理体会_第4页
卵巢肿瘤患者临床护理体会_第5页
资源描述:

《卵巢肿瘤患者临床护理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卵巢肿瘤患者临床护理体会作者单位:253200山东省夏津县人民医院通讯作者:李秀云【摘要】目的总结与探讨卵巢肿瘤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笔者所在科室2009年2月~20"年2月收治的卵巢癌患者37例,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并精心护理。结果本组37例平均住院天数20.5d,未出现护理并发症,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无死亡病例。结论通过手术前后对患者的周密护理,使患者能以良好的心理状态接受手术,积极配合治疗,促进了术后的恢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关键词】卵巢肿瘤;护理;妇科卵巢肿瘤是妇科常见的肿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2、卵巢肿瘤可以有各种不同的性质和形态,单一型或混合型、一侧或双侧性、囊性或实质性、良性或恶性[1Jo近40年来,卵巢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增加了2〜3倍,并有逐渐上升趋势,是女性生殖器官三大恶性肿瘤之一。由于卵巢位于盆腔内,无法直接窥视,而且早期无明显症状,又缺乏完善的早期发现和诊断方法,晚期病例疗效又不佳,故其死亡率高居妇科恶性肿瘤之首。随着子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诊断和治疗的进展,卵巢癌已成为当前妇科肿瘤中对生命威胁最大的疾病。现将笔者所在医院妇科收治的卵巢肿瘤患者37例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

3、般资料本组37例系住院患者,是本科室2009年2月~20"年2月收治的患者,年龄16-57岁,平均35岁。疾病种类:卵巢黏液性囊腺癌9例,卵巢良性畸胎瘤6例,卵巢黏液性囊腺瘤4例,卵巢浆液性腺癌4例,卵巢内胚窦瘤4例,卵巢恶性畸胎瘤4例,卵巢颗粒细胞瘤3例,卵巢乳头状囊腺瘤1例,卵巢无性细胞瘤1例,卵巢滤包囊瘤1例。1.2手术方法其中单侧卵巢加附件切除26例,卵巢肿瘤加附件切除7例,卵巢肿瘤切除加输卵管结扎4例。常规消毒后,在硬膜外麻醉或全麻下行卵巢肿瘤切除术。此种手术方法实惠、费用低、患者易于接受,又

4、无并发症,是目前治疗卵巢肿瘤的常用手术治疗方法。2结果本组37例平均住院天数20.5d,未出现护理并发症,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无死亡患者。其中治愈21例,好转7例,9例术后复发,经采取相应的治疗及护理措施治愈。3讨论卵巢肿瘤是女性生殖器常见肿瘤,卵巢恶性肿瘤是女性生殖器三大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为妇科恶性肿瘤之首位。其发病与遗传和家族因素、高胆固醇饮食、环境因素及内分泌因素有关。其护理措施总结如下。3.1提供支持,协助患者应对压力为护理对象提供表达的机会和环境。经常巡视患者,花时间(至少10min)陪伴

5、患者,详细了解患者的疑虑和需要。评估患者焦虑的程度以及给患者讲解应对压力的惯用技巧,耐心讲解病情并解答患者的提问。安排访问已康复的病友,分享感受,增强治病信心。鼓励患者尽可能参与护理活动,接受患者破坏性的应对压力方式,以维持其独立性和生活自控能力鼓励家属参与照顾患者的活动,为他们提供单独相处的时间及场所,增进家庭成员间互动作用。3.2协助患者完成各种检查和治疗向患者介绍将经历的手术经过、可能施行的各种检查,以取得主动配合。协助医师完成各种诊断性检查。如为放腹水者,备好腹腔穿刺用物,协助医师完成操作过程。

6、在放腹水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的反应、生命体征变化及腹水性质,并记录。一次放腹水3000ml左右,不宜过多,以免腹压骤降发生虚脱,放腹水速度宜缓慢,抽毕后用腹带包扎腹部。如发现不良反应,及时报告医师。努力使患者理解手术是治疗卵巢瘤最主要的方法,解除其对手术的种种顾虑。认真按腹部手术护理内容做好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包括与病理科联系快速切片组织学检查事项,以助术中识别肿瘤的性质,确定手术范围;术前准备还应包括必要时扩大手术范围的需要。巨大肿瘤患者,需准备沙袋,术后加压腹部,以防腹压骤然下降出现休克。为需化疗、放

7、疗者,提供相应的帮助。3.3做好随访工作卵巢非赘生性肿瘤直径5cm者,应及时手术切除。诊断不清或治疗无效的盆腔肿块者,宜及早行腹腔镜检查或剖腹探查。凡乳腺癌、子宫内膜癌、胃肠癌等患者,术后随访常规接受妇科检查。通过手术前后对患者的周密护理,使患者能以良好的心理状态接受手术,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良好的心态接受!1!手术,积极配合治疗,促进了术后的恢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手术后期观察护理的质量是术后患者恢复的关键。笔者通过采取以上各种有力措施减轻患者的痛苦,密切观察和记录病情变化,及时发现问题并有预见性地

8、防止各种可能出现的症状,帮助患者在最短的时间内康复,取得了良好效果。参考文献[1]李艳华,夏海欧•妇产科护理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71.[2]丰有吉,乐杰•妇产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345.(收稿日期:2011-04-08)(本文编辑:王春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