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衰竭56例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衰竭56例临床观察【中图分类号】R69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6・0347・01【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肾衰竭(CRF)的临床疗效。方法:1"例CR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中药治疗;对照组用西药常规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尿素氮(BUN)、肌M(SCr)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5.7%),明显高于对照组(69.1%),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vO.05)。两组BUN、SCr得到明显
2、改善,有显著性差异(P<0.05)o结论: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CRF可延缓病情的进展。【关键词】慢性肾衰竭;中西医结合疗法;疗效观察慢性肾衰竭(chronicrenalfailure,CRF)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综合征。它发生在各种慢性肾实质疾病的基础上,缓慢地出现肾功能减退直至尿毒症。本病病程长且具有多不可逆性,因此,延缓肾功能损害,在早、中期积极治疗,避免CRF进展,阻止发展至终末期肾衰竭尤为重要。西医保守治疗效果不理想,且采用血液透析和肾脏移植等方法,不但费用昂贵,且对患者伤害较大。我院采用中西
3、医结合疗法治疗原发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慢性肾衰竭患者,取到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1例均系我院肾病科住院患者,符合《肾脏病学》的诊断标准[1],血肌酹(SCr)在I33~707pmol/L;年龄在15岁-70岁之间,除外并发严重的心衰、呼衰、感染,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6例中,男38例,女I8例;年龄23〜67岁,平均(53.42±3.73)岁;病程2~5年,平均(3.87±1.12)年。对照组55例中,男36例,女19例;年龄25-68岁,平均(49.78±9.23)岁,病程1.7
4、~6年,平均(3.69±1.66)年。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病情等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P>0.05),具有可比性。2治疗方法基础治疗:两组严格饮食控制,采用低盐、低脂、低蛋
5、=
6、白饮食,保证能量供给;一般处理包括控制血压,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去除可引起肾功能减退的不可逆因素影响,停用其他药物。2.1对照组以一般西药常规对症治疗。2.2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本院自拟方,根据患者病情加减。药物组成如下:生黄艮50g,党参30g,茯苓20g,山药30g,大黄15g,蒲公英10g,苏
7、叶15g,白茅根20g,竹茹10g,黄苓10g,熟地20g,枸杞20g,泽泻15g,黄连10g,干姜10g,肉桂15g,附子25g,白术20g。水肿明显加猪苓15g。水煎200ml,日1剂,早晚各服100ml。两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连续6个疗程。3疗效观察3.1疗效标准参照卫生部颁发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制定。显效:临床症状减轻或消失,内生肌酹清除率(CCr)增加-20%或血肌酊(SCr)降低n20%;有效:临床症状减轻或消失,CCr增加邛0%或SCr降低邛0%;无效:临床症状缓
8、解不明显,CCr增加<10%或者SCr降低<10%o3.2观察指标治疗前后症状变化和SCr、CCr、BUN等指标变化。3.3统计学方法组间及组内对比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两样本t检验。使用SPSS16.0forwindow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4结果4.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I。4.2两组治疗前后肾功能改善情况5讨论CRF是由多种慢性肾病迁延发展而致,在慢性肾病临床过程中,湿热淤血互结阻碍气机的升降是造成病情恶化的根本病理特点。由于脾肾阳气虚衰,“脾虚则土不制水而反克,肾虚则水无
9、所主而妄行”(《景岳全书杂证谟肿胀》);《济生方水肿》认为,水肿病分而言之,病因三脏相干,合而言之,总由“阴脏之害,而病本皆归于肾”,所以,水肿后期,多数转归成为脾肾虚弱,水精内败为瘀浊,不能排泄,本虚标实之夹杂证候。本方中肉桂、附子温肾扶阳,振奋元阳;黄艮、白术、党参健脾制水,巩固水堤;茯苓、猪苓、泽泻淡渗利水;苏叶、干姜、黄苓、黄连辛苦合用,升降共施,一以开升阴之闭而宣肺通水道,一以降邪之浊而温中止呕。本方复正邪祛,浊降关开,关格之症自解。现代药理研究,大黄可使合成尿素氮和肌酹的原料减少,而
10、致血中尿素氮等含氮物质合成减少,其提取物还可改善终末期肾病的代谢异常,抑制肾脏代偿性肥大和高代谢状态[3]o黄艮对机体的免疫系统有广泛的影响,具有较强的免疫调节作用,可增强机体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促进单核巨噬细胞的清除能力,且能降低尿中内皮素水平,减少尿蛋白排泄[4,5]o猪苓有明显的利尿作用,在利尿的同时,可促进钠、钾、氯等电解质的排出[6]□本临床研究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疗法对于慢性肾衰竭的患者在减轻症状、稳定病情、改善肾功等方面均起到重要作用。参考文献[1]王海燕•肾脏病学[M].北京: